拓展阅读材料

拓展阅读材料

ID:42881758

大小:2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拓展阅读材料_第1页
拓展阅读材料_第2页
拓展阅读材料_第3页
拓展阅读材料_第4页
拓展阅读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拓展阅读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写月的古诗文,整理归类。   (一)月,呈现不同的形态。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月,撩拨满腹的愁绪。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2、>)   (三)月,包含着瑰丽的想像。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2、(1)描写月亮的诗词在中国诗词中,“月”是一个出现频率极高审美意象。不说那诗人之众、诗作之巨、流派之多,单是那和谐的韵律、严整的对句间所凝聚的世间万种风情就会令人流连忘返。皓月当空,长风拂面乃自然界之一物像,然一经诗人的生花妙笔缀入,便融入了人的情感因素,而成为诗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明月之诗”。由此,在诗人笔下月亮就成为一个包括相思在内

3、的多重意象的。月与人可亲而不可近,恋人对月海誓山盟,思妇对月牵挂丈夫,游子对月思念亲人;孤独者视月为朋友,迷茫者视月为希望,奋进者视月为信念。人们根据月亮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出现的各种变幻,赋予月亮千种情怀。“明月之诗”,这是一种文学现象,但其内蕴的丰富又超过了一般文学现象而具有独特的价值定向。它不是一个文学流派,但其影响之大,却是任何一个文学流派都难以比拟的。悠悠苍天,月亮的存在对于人间是一个魅人的宇宙之谜。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秦时明月汉

4、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又闻子规啼,愁空山。——李白《蜀道难》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乱。——李白《月下独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长安

5、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把酒问月》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洒》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李白《清平调》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

6、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李白《襄阳歌》大漠沙似雪,燕山月如钩。——李贺《马》雁自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晓镜但愁去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可怜

7、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赤壁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更深月色半入夜,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平《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

8、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野旷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