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波动程度(第1课时)

数据的波动程度(第1课时)

ID:42883420

大小:49.7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3

数据的波动程度(第1课时)_第1页
数据的波动程度(第1课时)_第2页
数据的波动程度(第1课时)_第3页
数据的波动程度(第1课时)_第4页
数据的波动程度(第1课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据的波动程度(第1课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数据的波动程度》教学设计--祥云县祥华中学侯开顺一、教材分析1、内容和内容解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这类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后,学习刻画数据波动(离散)程度的量.当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或相近时,为了更好的做出选择经常要去了解一组数据的波动程度,可以画折线图方法来反映这种波动大小,可是当波动大小区别不大时,仅用画折线图方法去描述恐怕不会准确,这自然希望可以出现一个量来刻画,自然引入方差.方差是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统计量,应用它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教科书根据农科院选择甜玉米种子的背景提出问题,从统计上看,这个问题

2、是要计算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比较它们的波动情况.为了直观看出数据的波动情况,教科书画出了两个散点图,通过观察散点图,可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情况.这两个散点图使学生对数据偏离平均数的情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引进了利用方差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方法,介绍了方差的公式,并从方差公式的结构上分析了方差是如何刻画数据的波动的,既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所以我觉得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刻画数据波动程度的方法不止一种,方差是应用对多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

3、算公式;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极差、数据与平均数的偏差、平均差、方差的应用过程,体会他们在刻画数据波动时的区别,积累统计经验。(3)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形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认识数据分析的实际意义.3.教学重难点:(1)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理解方差公式,应用方差对数据波动情况的比较、判断.二、教学过程设计:1.情景引入:教练的烦恼:现要从甲,乙两名射击选手中挑选一名射击选手参加比赛.若你是教练,

4、你认为挑选哪一位比较合适?甲,乙两名射击选手的测试成绩统计如下: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甲的命中环数78889乙的命中环数1061068(1)计算甲乙两位选手的平均成绩:;;甲、乙两名选手的平均成绩一样,能说明甲、乙两位选手的射击成绩一样吗?如果你是教练,你该如何选择?(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教练该选择哪名选手?需要关注平均成绩.以“教练的烦恼”引出如何刻画数据的波动?)2.探究知新:师生活动:将甲、乙两位选手的射击成绩画成折线统计图;由折线图得到甲选手的射击成绩波动程度较小,乙选手的射击成绩波动程度较大.(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当两组数据

5、的平均数相等或相近时,为了更好的做出选择需要去了解数据的波动大小,画折线图或散点图是描述数据波动大小的一种方法,进而引出如何用数值表示一组数据的波动?)提问:从图中看出的结果能否用一个量来刻画呢?师生活动:(1)极差: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确定数据的波动范围,没有提供数据数据波动的其他信息,容易受极端值<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影响)(2)求出数据与平均数的偏差的平均数;;;问:这两个数据能用来刻画数据的波动程度吗?这种做法可行吗?分析:两个数据都相等,没有差别;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了正负抵消的的情况,不能反映数据的波动程度.问:有什么方法可以避

6、免这种方法?(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回答)加绝对值:;;,得数据越稳定,平均差越小.教师说明: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绝对值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差,也可以用来刻画数据的波动程度.另外一种做法是加平方:,得数据越稳定,方差越小.问:加三次方可以吗?四次方呢?答;我们的目的是避免正负抵消的的情况,加三次方之后还是会出现正负抵消,不可取;加四次方之后数据的计算难度会加大,比较麻烦.教师说明: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用来刻画数据的波动程度,是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方差的计算公式:设有个数据,他们的平均数为方差为:方差

7、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方差的计算步骤:为方便记忆,简述为“先平均,后求差,平方后,再平均”.注意:方差不是平方差,而是“差的平方的平均数”.问:现在能帮助教练解决他的烦恼了吧?(解答)甲乙两位选手的平均成绩为:;;甲乙两位选手射击成绩的方差为:,所以,甲、乙的平均成绩相等,但甲的方差比乙小,说明甲的成绩更稳定,比赛的时候发挥更稳定,教练应该选甲选手去参加比赛.(设计意图:方差的产生和探究过程,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不仅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而

8、且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3.知新应用:教材问题研究:农科院计划为某地选择合适的甜玉米种子.选择种子时,甜玉米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是农科院所关心的问题.为了解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