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分析 复习课

数据的分析 复习课

ID:42883567

大小:16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2

数据的分析 复习课_第1页
数据的分析 复习课_第2页
数据的分析 复习课_第3页
数据的分析 复习课_第4页
资源描述:

《数据的分析 复习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复习课》教案黑龙江省林口县柳树镇中学葛正强复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会计算加权平均数、理解“权”的意义,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2.熟练计算方差,会用数据表示波动情况.3.会用样本的特征估计总体的特征,体会数据在生活中的应用.l重点:选择合适的数据代表来分析实际问题以及方差的计算与应用.l难点:方差概念的理解与应用.知识体系结构你能画出这一章的知识结构图吗?一.核心梳理1.加权平均数:一般地,若n个数,,,…,的权分别是,,,…,,则叫做这个n的加权平均数.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的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称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3.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称为这组数据的众数.4.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特点分别是什么?4/45.方差的计算公式:s2=.6.方差的意义:一般来说,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就越.7.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联系和区别:(1)、联系: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可以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量,平均数是应用较多的一种量。实际问题中求得的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应带上相应的单位。(2)、区别:①平均数计算要用到所有数据,它能充分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动

3、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动,并且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②中位数仅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移动对中位数没有影响,中位数可能出现在所给数据中也可能不在所给的数据中,当一组数据中的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可用中位数描述其趋势;③众数是当一组数据中某一数据重复出现较多时,人们往往关心的一个量,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它是它的一个优势。二.课堂练习1.10名学生的体重分别是41,48,50,53,50,50,53,51,67(单位:kg),这组数据的众数是()(A)53(B)50(C)51(D)482.某校五个绿化小组一天植树的棵数如下:10,10,12,x,8。已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

4、,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A)x=8(B)x=9(C)x=10(D)x=123.某班50名学生身高测量结果如下:身高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4人数113434468106该班学生身高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A)1.60,1.56(B)1.59,1.58(C)1.60,1.58(D)1.60,1.604.如果一组数据a1,a2,…an的方差是2,那么一组新数2a1,2a2,…2an的方差是()(A)2(B)4(C)8(D)165.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比赛,参赛学生每分钟输入汉字的个数统计结果如下表:班级参加人数中

5、位数方差平均数甲55149191135乙55151110135某同学分析上表后得出如下结论:4/4①甲、乙两班学生成绩平均水平相同;②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150个为优秀);③甲班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大,上述结论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6、为了调查某一路汽车流量,记录了30天中每天同一时段通过该路口的汽车辆数,其中4天是284辆,4天是290辆,12天是312辆,10天是314辆,那么这30天该路口同一时段通过的汽车平均数为。7、某地两校联谊文艺晚会上甲、乙两个文艺节目均由10个演员表演,他们的年龄(岁)分别如下:甲节目:13,1

6、3,14,15,15,15,15,16,17,17乙节目:5,5,6,6,6,6,7,7,50,52(1)甲节目中演员年龄的中位数是;乙节目中演员年龄的众数是。(2)两个节目中,演员年龄波动较小的是。8、某公司招聘职员,对甲、乙两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面试包括形体和口才,笔试中包括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考察,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如下表候选人面试笔试形体口才专业水平创新能力甲86909692乙92889593(1)若公司根据经营性质和岗位要求认为:形体、口才、专业水平、创新能力按照5:5:4:6的比确定,请计算甲、乙两人各自的平均成绩,看看谁将被录取?(2)若公司根据经营性质和岗位要求

7、认为:面试成绩中形体占5%,口才占30%,笔试成绩中专业水平点35%,创新能力点30%,那么你认为该公司会录取谁?9.某农民几年前承包了甲、乙两片荒山,各栽种了100棵蜜橘,成活98%。现已挂果,经济效益初步显现,为了分析经营情况,他从甲山随意采摘了3棵树上的蜜橘,称得质量分别为25,18,20千克;他从乙山上采摘了4棵树上的蜜橘,称得质量分别是21,24,19,20千克,组成一个样本,问:(1)样本容量是多少?(2)样本平均数是多少?并估算出甲、乙两山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