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动脉闭塞症的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时德

外周动脉闭塞症的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时德

ID:42890266

大小:4.02 MB

页数:155页

时间:2019-09-24

外周动脉闭塞症的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时德_第1页
外周动脉闭塞症的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时德_第2页
外周动脉闭塞症的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时德_第3页
外周动脉闭塞症的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时德_第4页
外周动脉闭塞症的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时德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周动脉闭塞症的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时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外周动脉闭塞症的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重庆市血管外科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血管外科时德周围动脉闭塞病变的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粥样硬化斑块在血管内膜不断扩大,导致继发血栓形成,引起外周动脉管腔狭窄、阻塞、肢体出现血运障碍,临床上引起冷感、疼痛、间歇性跛行等缺血症状ClinCardiol2002;25:3-10.周围动脉闭塞症的病变基础正常轻微损伤脂质斑块粥样斑块纤维斑块破裂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演变过程血栓形成的始动因素:血小板活化并释放5-HT,ADP,TXA2等血小板活化物质5-HT,ADP,TXA2等导致血小板聚集及凝血酶活化动脉闭塞不完全闭塞完

2、全闭塞引用:中村辰男:糖尿病,34,301,1991岩本俊彦:1991年動脈硬化学会日高秀樹:糖尿病,32,195,1989冠脉疾病(CCU)API<0.75PAOD16.5%37%35%缺血性心脏病脑血栓症糖尿病API<0.9动脉搏动单侧缺损安静时血管性杂音APBI≦0.6API<1.0,并且因运动负荷导致下肢血压比肘部血压低16mmHg以上。PAD与其他血管障碍的合并率周围血管病-日益受到重视据美国胸科学会报道:有间歇性跛行症状的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PAD)在60岁以上男性患者患病率为2%~3%,女性为1%~2%无症状的PAD是以上数字的3

3、~4倍。PAD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是心血管病和脑卒中病死率的重要预测因子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1月第45卷第1期ChinJInternMed,January2006,Vol45,No.1DormandyJA,CreagerMA.CerebrovascDis,1999,9(suppl1):14心梗和脑卒中的危险随ABI的减少而上升x2.21.01.52.02.51.00.80.60.40.2踝肱指数(ABI)危险增加外周动脉疾病严重度与生存率的关系McKennaetal.Atherosclerosis1991;87:119-128吉川純一

4、ほか、閉塞性動脈硬化症診療の手引き、協和企画:p20、2000男性高龄者血管事件脑梗塞缺血性心脏病怀疑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建议常规检查下肢缺血情况 即常规检查ABI踝肱比值(ABI)ABI(踝肱比值):踝部动脉压与同侧上臂肱动脉压之比ABI<0.9,检测闭塞性动脉病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近乎95%ABI<0.4,表示有严重的闭塞性动脉病而且容易发生组织缺血ClinCardiol2002;25:3-10.徐景星·血栓与抗栓酶慢性周围动脉闭塞症沈阳出版社1992PAD病变程度分级Fontaine分级:I期:轻微主诉期:自觉皮温降低,怕冷或轻度麻木,活动

5、后易疲劳II期:间歇性跛行期:病人行走时,肌肉痉挛、疼痛及疲乏无力,休息后方可继续活动III期:静息痛期:侧枝循环建立不足,患肢严重缺血,休息时也感到疼痛、麻木、感觉异常。IV期:组织坏死期:侧枝循环十分有限,出现营养障碍,皮肤温度降低,色泽为暗紫色。逐步发展为溃疡、坏疽。侧枝循环——影响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血管狭窄和闭塞的过程中,伴有侧枝循环形成。这些侧枝虽不能完全改善肢体缺血,但能防止肢体出现急性缺血。如侧枝循环丰富,一般不发生肢端坏疽如侧枝循环不丰富,代偿功能较差,可导致脚趾及脚尖皮肤出现坏死或坏疽吴庆华等国际外科学杂志2007,34(12

6、)860-861)侧支循环形成存在的意义目前临床医生对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认识程度已经明显提高,各种血管再通的手术及腔内治疗都在开展,但普遍对侧支循环形成存在的意义重视不够正视这些侧支循环的存在,要加强术前、术中对这些侧支循环的辨认和保护意识,并依据其存在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和设计正确的手术方式有很大的必要性吴庆华等国际外科学杂志2007,34(12)860-861)PAD药物治疗原则●降低血液黏度●抑制凝血酶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缓解血管痉挛●促进侧枝形成●疏通微循环改善血流量徐景星·血栓与抗栓酶慢性周围动脉闭塞症沈阳出版社1992PAD患者

7、的血管特点●血管壁高度障碍(动脉硬化性变化)多见全身性的动脉内膜高度肥厚及中膜钙化-----血管扩张能力降低●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液性状的异常(凝血功能亢进、纤溶能力下降、血小板功能亢进)------凝血激活状态抗血小板治疗是基础外周动脉闭塞症的非手术药物治疗抗血小板治疗 抗凝治疗血栓改善侧枝循环抗血小板药物由于血小板超微结构、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功能,以及花生四烯酸、血栓素、前列腺素的研究进展,使抗血小板药物在防治血栓形成中取得较好的疗效抗血小板疗法应属于抗凝疗法范畴,但目前根据作用机制,将其单独列为防治疗法之一。抗血小板疗法疗效确切,

8、长期服用出血危险小,无需监测近年来研究表明,血小板在动脉硬化及血栓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抗血小板药物可改善肢体血管疾病的症状。如间歇性跛行、冷感、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