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2)

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2)

ID:42898247

大小:112.8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2)_第1页
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2)_第2页
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2)_第3页
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2)_第4页
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2)_第5页
资源描述:

《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探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利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角平分线的性质,并能够利用其解决相应的问题.过程与方法:①在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中,发展几何直觉。②提高综合运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初步了解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使学生在自主探索角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中,经历画图、观察、比较、推理、交流等环节,从而获得正确的学习方式和良好的情感体验;②在探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增强解决

2、问题的信心,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逐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重点:探究并证明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能进行简单的运用。难点:角平分线的性质探究及文字命题形式的证明。教法: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体验成功教具: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尺规作图工具。设计说明:本节课教学内容重点在角平分线的性质的探究和运用上,主要使用“试-究-升”的教学模式,抓基础训练,重能力培养。教学活动设计:第一层次:感知与尝试活动一:情景引入:如图,将∠AOB的两边对折,这条折痕是什么?又具有怎么的性质特征?引入课堂学

3、习。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活动二:学生自主预习课本,生产疑问:1、通过自学,完成练习:(每小题各5分)①: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点P在OC上,PD⊥OA,PE⊥OB,垂足分别是D、E,PD=4cm,则PE=__________cm.②、如图,△ABC中, ∠C=900,AD平分∠ CAB,且BD=5,点D到AB的距离为4;求BC的长。 2、你还有那些困惑?第二层次:合作与探究活动一:合作与探究: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请同学们在下图∠AOB的平分线OC上任取一点P,过点P画出OA、OB的垂线,

4、分别记垂足为D、E,测量PD、PE,并作比较,你发现什么结论?(学生动手操作画图,测量比较---观察动态演示:角度大小变化及角平分线上点的变化中点到角两边距离的关系)AoCB问题1:发现PD与PE的数量关系。问题2:你能用文字归纳你发现的结论吗?问题3:这个命题中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什么?问题4:你能通过严格的数学推理证明这个结论吗?数学命题:根据题意画图形,并用数学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并证明。证明:已知:求证:问题5:它的几何语言如何描述:(注重定理的: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几何语言)问题6:运用角的

5、平分线的性质应具备的几个条件:引导学生归纳:证明文字命题的一般步骤:1、明确命题的已知和求证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符号表示已知和求证;3、经过分析,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写出证明过程。活动二:应用新知、典例解析判一判,说说理由(1)如图,OC平分∠AOB,点P在OC上,D,E分别为OA,OB上的点,则PD=PE.()(2)如图,点P在OC上,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则PD=PE.()问题7、角平分线的性质有什么作用呢。典例解析:如图:AD平分∠BAC,BEAC于点E,CF

6、AB于点F,BE、CF交于点D,求证:BD=CD。思路探究:BD和CD分别在哪两个三角形里?证明哪两个三角形合适呢?已知那些条件?还缺少什么条件?怎么得出缺少的条件?(重点强调学生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来证明。)说明:该题也可以利用两次三角形全等来证明得到结论,所以要强调证明线段相等只要具备了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条件,可以直接得出线段相等。教师多巡查指导。第三层次:达成与升华1、对照课堂,检查预习作业。2、目标检测、当堂清:(每小题各5分)①∵OC是∠AOB的平分线,又________________P

7、E=PD(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②填空:如图,在△ABC中,∠C=90°,AC=BC,BD平分∠ABC交AC于D,DE⊥AB于E.若△ADE的周长为8cm,则AB的长为:cm1、小结:知识方面:数学思想方面:你还有那些困惑:七、作业:(1)必做题习题12.3第3题(2)选做题在Rt△ABC中,∠ACB=900,BD平分∠ABC,DE⊥AB于E,则(1)哪条线段与DE相等?为什么?⑵图中相等的线段有哪些?相等的角呢?3)若⑶若AB=10,BC=8,AC=6,求BE,AE的长和△AED的

8、周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