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教学设计.doc

《关雎》教学设计.doc

ID:42900129

大小:1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3

《关雎》教学设计.doc_第1页
《关雎》教学设计.doc_第2页
《关雎》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关雎》教学设计.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关雎》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关雎《诗经》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领会诗的情感。      2.掌握起兴的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结构特点。教学难点:       品味与赏析诗歌美的语言、美的意境。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点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介绍《诗经》相关知识(一)、导入上学期,我们学过书霍姆林斯基的一篇文章——《致女儿的信》,在文中,作者用讲故事

2、的方式告诉女儿:什么是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所以,歌咏爱情,就成了历代文学作品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元好问有一问倒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学生交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些经典名句,穿越遥远的时空,为我们诠释了一段段或凄美、或悲壮、或缠绵、或洒脱的爱情故事。这一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走进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 (二)、简介《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

3、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的诗歌共三百零五篇,又称“诗三百” 。         我们谈到《诗经》,就少不了要提到诗经六义。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制,赋、比、兴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包括十五国风、大雅、小雅、周颂、鲁颂、商颂)。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          对于《诗经》赋、比、兴这三种表现手法,宋代的朱熹是这样解释的:“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用我们现在的话通俗

4、一点解释就是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比喻,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烘托。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需要掌握的字词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3.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   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同时出示需要掌握的字词及含义。学生交流。    教师明确: 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5.学生齐读全诗,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三、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1生自由朗读全诗。讨论、思

5、考:诗歌描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诗歌是怎样表现男主人公对心上人的追求的?     板书:关雎和鸣——男女相爱:兴领起全篇执着的追求寤寐求之——追慕之心日思夜想的焦灼和和苦闷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美好的祝愿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四、品读全诗,美点寻踪1、健康真挚的情感美问题:从诗歌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怎样思想感情?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诗歌中蕴含着的古代劳动人民朴实的愿望,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对正当、自由的爱情生活的大胆追求。2、情景交融的意境美3、一唱三叹的韵律美通过诵读,让学生体会

6、诗歌的结构特点,体会重章叠唱的手法及其在诗歌表情达意上的作用。4、美读全诗,品味诗歌的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五、试背全诗 六、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全诗   2、完成练习册相关作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