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制与信息编码教学设计

二进制与信息编码教学设计

ID:42903561

大小:4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2

二进制与信息编码教学设计_第1页
二进制与信息编码教学设计_第2页
二进制与信息编码教学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二进制与信息编码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节二进制与信息编码晋中高师附校任婕课题二进制与信息编码课时1课时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十进制与二进制的区别,计算机为什么用二进制。掌握二进制与实践中之间的转换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解、启发、设题,学生对比实践、观察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积极主动思考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了解ASCII码及特征,学会不同进制间的数制转换。教学难点:二进制编码理解以及数据类型,定点表示法和浮点表示法的理解。教学方法任务驱动,点拨讲解,小组讨论教学环节教学过程问题导入一、导入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1”(或者用ppt中的幻灯片展示

2、),要求学生回答这是多少。学生可能会回答:11或者3。老师:同学们的答案都是正确的,事实上,学习了今天的课程,你们会发现它可能是11,可能是3,可能是17,也可能是61。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留个小疑问,我们来学习这学期的第一课:计算机与二进制。(板书:第一课计算机与二进制)自主学习二、根据老师引导,自主完成一下思考任务1、十进制的由来及其数制表示方法和进位方式2、二进制及其运算规则,以及为什么计算机要采用二进制。交流互学三、十进制与二进制1.十进制的由来及其数制表示方法和进位方式老师:我们先来看看一些数制。刚才同学们都说这个数字是11,这表明了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用的是十进制数。那么,有同学

3、知道十进制的由来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辅助回答。教师利用小黑板和小磁石来解释:教师讲解逢十进一的时候,可以利用一个小磁石来表示十,把小磁石放在小黑板上。并把小磁铁横排,表示十进制中不同的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老师:十进制是由0~9这10个数构成的,最大的数字是9。大家都知道十进制的进位方式是:“逢十进一,借一当十”。教师点拨四、针对第二个问题,教师进行点拨助学二进制及其运算规则老师:其实,除了我们常用的十进制,我们还用到了其他的进位方法,像古代斤两用十六进制、现代的钟表采用六十进制,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等。那同学们知道它们的数字的表示方法和进位方式吗?教师用ppt展示幻灯片:十进制————“逢十

4、进一,借一当十”最大的数字是:9十六进制————?最大的数字是:?六十进制————?最大的数字是:?二进制————?最大的数字是:?答案在学生思考回答之后分条列出。“逢十六进一,借一当十六”15“逢六十进一,借一当六十”59“逢二进一,借一当二”1熟悉了二进制的数制组成和它的运算规则,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请同学们看以下的题目:用ppt展示题目:0+0=0+1=1+0=1+1=0×0=0×1=1×0=1×1=(二)数制的表示老师:现在同学们知道为什么“11”可以表示那么多数字了吗?对了,都是不同的数制惹的祸。该怎么解决呢?这就牵涉到我们要学习的另一个内容:数制的表示。教师用ppt展示数制的表

5、示方法:一般用“()角标”来表示不同的进制。所以,(11)2和(11)10就区别开来了。在计算机中,一般在数字后用特定的字母来表示该数的进制。B——二进制D——十进制O——八进制H——十六进制老师:所以(11)2也可以表示为(11)B;而(11)10可以表示为(11)D。(三)计算机与二进制教师用ppt展示莱布尼茨和冯•诺依曼的图片,引出有关计算机与二进制的讲解。老师:莱布尼茨指出中国最早使用二进制计数,“现代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最早在计算机中采用了二进制。目前计算机都采用二进制。那么,为什么计算机要使用二进制而不是我们平常最习惯使用的十进制呢?学生分组讨论,再由小组代表发言,小组之

6、间相互挑刺,以促进学生对知识和相关原理的理解。教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使学生获得总结性知识:开关的“接通”与“断开”控制电灯的“亮”与“灭”利用二进制的“0”和“1”状态来表示计算机中的电路的通与断,电子元件的开与关等,非常简单、稳定,而且会大大地简化计算机的结构,提高计算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检测悟学五、将以下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10010111001101111.01板书设计第六节二进制与信息编码一、生活中的数制一年12个月24个月(2年)十二进制一周7天14天(2周)七进制二、计算法则:二进制逢二进一十进制逢十进一三、数制转换:二——>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