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英语课件_Unit 2 Inside A Computer

计算机英语课件_Unit 2 Inside A Computer

ID:42912906

大小:4.44 MB

页数:102页

时间:2019-09-25

计算机英语课件_Unit 2 Inside A Computer_第1页
计算机英语课件_Unit 2 Inside A Computer_第2页
计算机英语课件_Unit 2 Inside A Computer_第3页
计算机英语课件_Unit 2 Inside A Computer_第4页
计算机英语课件_Unit 2 Inside A Computer_第5页
资源描述:

《计算机英语课件_Unit 2 Inside A Computer》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三章(第一部分)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广播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因此过程比较复杂。广播信道上连接的主机很多,因此必须使用专用的共享信道协议来协调这些主机的数据发送。局域网广域网主机H1主机H2路由器R1路由器R2路由器R3电话网局域网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广播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因此过程比较复杂。广播信道上连接的主机很多,因此必须使

2、用专用的共享信道协议来协调这些主机的数据发送。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它是数据链路层上特有的一个子层,用于解决共享信道的分配问题局域网广域网主机H1主机H2路由器R1路由器R2路由器R3电话网局域网主要内容一、数据链路层的定义和功能二、基本的数据链路层协议三、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例局域网广域网主机H1主机H2路由器R1路由器R2路由器R3电话网局域网主机H1向H2发送数据链路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物理层R1R2R3H1H2从网络层

3、次上来看数据的流动1.数据链路层的定义(研究内容)局域网广域网主机H1主机H2路由器R1路由器R2路由器R3电话网局域网主机H1向H2发送数据链路层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物理层链路层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物理层R1R2R3H1H2仅从数据链路层观察数据的流动虚拟数据通路实际数据通路数据从H1到H2可以看成4个不同的链路层通信的组合一、数据链路层的定义和功能数据链路层的定义数据链路层主要讨论的是在相邻两个节点之间如何进行可靠且有效的通信的问题。所谓相邻是指两个节点通过

4、一条物理信道直接相连。局域网广域网主机H1主机H2路由器R1路由器R2路由器R3电话网局域网如何解决问题?点到点端到端端到端节点链路link(物理链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路径path:从源端到目的端的一条通路,可能经由许多中间节点。数据链路:物理链路+传输两端的硬件+相关的通信协议路径Path链路Link数据链路Datalink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如何解决?服务2.数据链路层的功能(设计思路)通过向上一层网络层提供服务的形式来解决在相邻两个节点之间如何进行可靠且有效的

5、通信的问题可以提供哪些服务?在网络体系结构中,下层可以向上提供两种不同类型的服务:☆面向连接服务(connection-orientedservice);☆无连接服务(connectionlessservice)。服务的类型面向连接服务(connection-oriented)类似电话服务每次数据传输要经过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释放连接三个过程;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数据单元不携带目的地址,而使用连接号;面向连接服务的传输类似传输前先建立起一个通信管道,发送者在一端放入数据,接收者从另一端取出数据;面向连接的传输,

6、其收发数据的顺序不变,传输可靠性好,但是协议复杂,通信效率不高。无连接服务(connectionless)类似邮政服务;无连接服务中的数据传输过程不需要经过连接建立、数据传输与释放连接的三个过程;无连接服务的每个分组都携带完整的目的节点地址,各分组在系统中是独立传送的;不保证分组的顺序和正确性。数据分组传输过程中,目的节点接收的数据分组可能出现乱序和丢失的现象;图无连接服务(connectionless)类似邮政服务;无连接服务中的数据传输过程不需要经过连接建立、数据传输与释放连接的三个过程;无连接服务的每个分

7、组都携带完整的目的节点地址,各分组在系统中是独立传送的;不保证分组的顺序和正确性。数据分组传输过程中,目的节点接收的数据分组可能出现乱序和丢失的现象;无连接服务的可靠性不好,但是协议相对简单,通信效率较高。图每一个服务可以用一个服务质量(qualityofservice)来表述其特征。◎可靠的服务:通过接收方的确认来实现确认和重传机制的特点网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一般通过确认和重传机制保证;注意:连接并不意味可靠,可靠要通过确认、重传等机制来保证。确认是指接收节点在正确地接收到每个分组后,向发送节点发回接收分组的确

8、认信息;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发送节点没有接收到接收节点的确认信息,就认为该数据分组发送失败,发送节点将重新发送该数据分组;确认和重传机制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但是它需要制定较为复杂的确认和重传协议,并且需要增加网络额外的通信负荷,占用网络带宽,同时会造成延迟。服务类型:面向连接与确认服务---页码页序列、远程登录面向连接与不确认服务---数字化的语音(电话)无连接与确认服务---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