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三高考前热身考试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三高考前热身考试卷语文试题含解析

ID:42913162

大小:116.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23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三高考前热身考试卷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三高考前热身考试卷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三高考前热身考试卷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三高考前热身考试卷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三高考前热身考试卷语文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三高考前热身考试卷语文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2015国高三高恙前热身肴试卷吾文试题—、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白头搔更短,o(杜甫《春望》)(3)间关莺语花底滑,。(白居易《琵琶行》)(4)绿云扰扰,。(杜牧《阿房宫赋》)(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o(周敦颐《爱莲说》)(6),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答案】(6分)(1)秋风萧瑟(2)浑欲不胜簪(3)幽咽泉流冰下难(4)梳晓養也(5)濯清涟而不妖(6)伤心秦

2、汉经行处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与方正学书①【明】王叔英仆于执事②别十余年。其间悄慕之浅深,书问之达否,口事之细者耳,姑置之不足道也。惟执事之身,系天下之望。士之进退、天下之幸不幸与焉。侧闻被召,计此时必已到京获膺大任矣。兹实天下之大幸也,故敢有说以进于左右焉。凡人有措天下之才者固难,自用其才者尤难。如子房之于高祖,能用其才者也;贾谊之于文帝,未能自用其才者也。何则?子房之于高祖,察其可行而后言,言之未尝不中,高祖得以用之,而当时受其利。故亲如樊、删1,

3、不可得而间;信如平、勃,不可得而非;任如萧、■曹,不可得而夺。此子房所以能自用其才也。贾谊之于文帝,不察其未能而易言之,且又言之太过,故大臣绛、灌之屈,得以短之。于是文帝不能用其言,此贾谊所以不获用其才也。■方今圣天子求贤用才之意,上追尧、舜,固非高祖、文帝可比;而执事致君泽民之术,远方皋、夔③,亦非子房、贾谊可伦。真所谓明良相逢,千载一时者也。将见吾君不问则已,问则执事必能尽言;执事不言则已,言则吾君必能尽用。致斯民于唐虞雍熙④之盛者,在是矣。岂非天下之幸欤!虽然,天下Z事固有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亦有行于古而难行于今者。如夏

4、时、周冕之类,此行于古而亦可行于今者也;如井田、封建之类,可行于古而难行于今者也。可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易;难行者而行之,则人之从之也难。从之易则民乐其利,从之难则民受其患。此君子之用世,贵乎得时措之宜也。执事于此,研诸虑而藏诸心者非一口矣。措之犹反掌耳,尚何待于愚言之赘哉!然仆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不能无言于左右耳。夫人情爱其人之深,而虑其患之至者,必救其失于患之先。苟待其既失而后救之。是乃爱之浅而虑之疏也,其得为忠乎?天下知执事之深,爱执事之至,如仆者固多矣,窃谓忠于执事,未有能有过于仆者,伏惟稍垂

5、察焉。【注】①这封书信写于方正学被征召进京之初。方正学即方孝孺,明初著名学者,建文元年召为翰林侍讲,进侍讲学士,文学博士,深得惠帝信任,于国家大政,多所建议。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后,方孝孺被执不屈,遂被杀,并灭九族。“正学》是他的书斋的名称,学者称他为“正学先生》。作者王叔英时为知县。②执事,对人的敬称。③皋,皋陶(gaoydo),传说中舜的贤臣,狱官之长。夔(kui),人名,传说中的舜的贤臣,乐官之长。④唐虞,即尧、舜,因尧又称陶唐氏,舜又称有虞氏。雍熙,和乐光明的意思。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6、获膺大任矣■膺:承当B.故亲如樊、郦,不可得而间■间:离间C.故大臣绛、灌Z属,得以短Z■短:短处D.贵乎得时措之宜也宜:合适,适宜3.下列四组中,全都表明作者敢于忠言直谏的一组是(3分)()①惟执事之身,系天下之望②故敢有说以进于左右焉③执事不言则已,言则吾君必能尽用④执事于此,研诸虑而藏诸心者非一日矣⑤故不能无言于左右耳⑥窃谓忠于执事,未有能有过于仆者A.①②④B.①③⑥C.③④⑤D.②⑤⑥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与方孝孺阔别十余年,仰慕他的才学,吋常以书信求教。这封信写于方孝孺

7、被召进京之后。B.张良和贾谊都有治国Z才,但两个人的境遇迥然不同,其原因关键在于能否善于正确运用口己的才学。C.作者认为井田制和分封制在古代对以推行,在当时难于推行,表现了作者对方孝孺知难而上的改革精神的赞美。A.作者对方孝孺爱之深、谏之切,委婉屮透出心迹,切盼方孝孺能自用其才,表现了对朋友的真诚情谊。3.请把文屮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⑴远方皋、夔,亦非子房、贾谊可伦。⑵必救其失于患之先。【答案】1.C2.D3.C4.(1)(3分)远的可比皋陶、夔,也不是张良、贾谊能比的。(“远”“伦”各1分,大意1分)(2)(3分

8、)必定能在祸患到來之前补救他的过失。(“失”“患”各1分,句式1分)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此类题可先疏通选项句意,然后根据文意及句意来判断是否全都表明作者敢于忠言直谏。①写方孝孺肩负的•重任,③赞颂方孝孺“言”必能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