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ID:42919936

大小:95.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24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阿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一语文班级考号姓名提示:1.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本试卷共11页,答题卡和答题纸为单独两页。3•请将试题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请仔细审题,认真思考,规范书写,尽力作答,祝考试成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知人论世”最早见于《孟子•万章下》。孟子所谓的“知人论世”,其本义是指“交友之道”。后经文论家的发展,“知人论世”成为一种论文的方法,即“知人论世法”,是一种要理解文本必须先了解作者为人及其所处时代的论文方法。“知人”是指鉴

2、赏作品时必须了解作者的身世、经历、思想状况及写作动机等信息;“论世”是指联系作者所处的吋代特征去考察作品的内容。“知人论世”是广为人知、影响深远的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其基木的原则是:分析理解和评价诗歌,必须将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最、历史条件以及作家的生平遭际等与作品联系起来。清人黄子云认为,在吟咏之时,应先揣知作者当时所处境遇,然后以“我”Z心,求无彖于官冥恍惚Z间。同时清人章学诚在《文史通义•文德》屮也提出,不了解古人生活的吋代,不可妄论古人的文辞,知其世,而不知古人的身处,也不可以遽论其文。王国维也认为,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

3、,寡矣”。由此看来,在教学古代诗歌的过程中,必要的行景简介不可少。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师耍有意识地加以引导,通过持续的背景简介,帮助学生建构文学史的框架,这样学生就会在文学常识积累屮逐渐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智慧和能力。鲁迅在评论陶渊明时曾说,陶渊明固然写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寄兴田园的篇章,却也写过“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等愤世嫉俗的悲壮之歌,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同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朱熹也曾评论说,陶渊明的诗,众人皆说是平淡,但据我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不易察觉,露出其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

4、淡的人,又如何写得出这样言语的诗句。综上所述,没有对作者及其吋代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而是任意取舍,必定会影响到对其诗作的理解。唐代诗人朱庆馀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表而上写一位新嫁娘精心打扮自己等待天亮见公婆时的忐忑不安,心理描绘惟妙惟肖,其人呼Z欲出。而诗人的本意却是以此为喻,委婉试探自己的诗作合不合主考大人的评判标准。“洞房昨夜停红烛”喜举进士也,“待晓堂前拜舅姑”将见主考大人也,“妆罢低声问夫婿”以所作之诗请教于张籍也,“画眉深浅入时无”能否获主司之赏识也。张籍自是心领神会,于是用同样的

5、手法做了巧妙的回答,《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前两句是说朱庆馀德才兼备,文质彬彬,自知文章写得好,但是还不够自信;后两句张籍对其作了肯定的回答,同时流露出对朱庆馀的赞赏之情。不了解诗人这些进献、酬和文字背后的交往,就无法理解作诗的本意。“知人论世”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对更深刻、更透彻的全面了解作家的创作本意和思想情感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摘编自王美智《知人论世与古代诗歌鉴赏》)1.下列关于“知人论世”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o(3分)A.“知人论世”语出《孟子》,木义是指交友之道,后逐

6、渐发展成为一种要理解文本必须先了解作者为人及其所处时代的论文方法,即孟子的“知人论卅”法。B.“知人”是指对作者的身世、经历、写作动机等作了解;“论世”是指考察文学作品内容要考虑作者所处的时代。C.“知人论世”就是要联系作家的生平遭际、思想为人和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等,来理解和评价诗歌。D.“知人论世”作为传统诗歌鉴赏方法,广为人知,影响深远,对古诗文教学和文学作品鉴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下列理解和分析,役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清人黄子云、章学诚的论述,从正反两面对比论证了评论诗文必须先了解作者的身世处境和时代背景。B.王国维运用假设

7、论证法指出,如果已经做到了知人论世,还不能正确解读诗歌,这样的读者是没有的。C.鲁迅和朱熹对陶渊明的评论,都指出其只具有平淡的特点,有力地论证了知人论世的必要。D.朱庆馀和张籍的献酬诗,极富生活气息,看似写闺情,实则另有深意,以此论证了〃知人论世"的重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丕正磴的一项是()o(3分)A.只要有了文学常识的积累,拥有高瞻远瞩、触类旁通的文学鉴赏能力,就一定能构建起文学史的框架。B.如果对作品任意取舍,不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作者及其时代,就可能会影响到对其作品的理解。C.如果不用“知人论世”进行赏析,那么《近试上张水部》一诗很可能被看

8、成闺情诗。D.高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