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技术——金针菇菌渣栽培蘑菇生产技术

食用菌栽培技术——金针菇菌渣栽培蘑菇生产技术

ID:42942911

大小:6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3

食用菌栽培技术——金针菇菌渣栽培蘑菇生产技术_第1页
食用菌栽培技术——金针菇菌渣栽培蘑菇生产技术_第2页
食用菌栽培技术——金针菇菌渣栽培蘑菇生产技术_第3页
食用菌栽培技术——金针菇菌渣栽培蘑菇生产技术_第4页
食用菌栽培技术——金针菇菌渣栽培蘑菇生产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用菌栽培技术——金针菇菌渣栽培蘑菇生产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食用菌栽培技术一针菇菌渣栽培蘑菇生产技术蘑菇的栽培种植在我县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栽培方式和栽培设施也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更新和改进,逐步趋于合理化、科学化、集约化栽培生产。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化规模生产的进一步扩展,受国内、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年來我县食用菌生产效益一-路走低,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而:一是生产成本逐年增加,首先是人工成木投入越来越大,工人工资不断提高,而蘑菇栽培木身就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从堆料、播种、覆土到釆收、清洗、出售都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才能完成,致使成木投入大大增加,也是效益降低的主要原因z—;其次是原料成本投入也在逐年加大,随着农业牛产机械化

2、的不断推进,农作物秸秆大部分被切碎还m(粉碎留在hi间),蘑菇牛产原料逐渐减少,价格越来越高,导致生产成木投入加大。二是产品销售大都以鲜销为主,销售价格受商贩和市场影响上下波动较大,造成生产效益不高,种植风险较大,严重挫伤姑农食用菌生产的积极性。针对我县食用菌生产上存在的这些问题,为了提高食用菌生产的经济效益,2010-2011年在借鉴福建等地成功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县食川菌生产的实际情况,在土集镇鑫盟食川菌专业合作社和爱园镇苏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示范利用金针菇菌渣进行蘑菇栽培,并与传统草料栽培方法进行了对比,在省工节本、提高产品产量和殆质、增加栽培生产效益上取得了新的突破。现将具体种

3、植过程介绍如下:一、培养料的选择与准备我县金针菇牛产企业大都采用工厂化牛产,年产金针菇2力余吨、金针菇菌渣3.5力-多吨,且金针菇产品常年均衡上市。根据我县金针菇牛产的实际,金针菇菌渣的选择应是牛产结束无霊烂变质、无杂菌污染、无病虫危害的新鲜袋料,将其脱袋后进行晾晒,结合摊晒将其敲处(也可使用机器粉碎后晾晒),晒干后装袋保存,防止雨淋变质。金针菇菌渣培养料的备用量应根据实际栽培而积来确定,一般砖混结构立体菇棚栽培,每平方尺的菇床应准备金针菇菌渣干料1・2公斤,具体应根据实际栽培血积和配方比例来确定。二、培养料配方利用金针菇菌渣进行蘑菇栽培的基本工艺流程为:培养料的选择与准备T培养料的堆置

4、发酵T室内二次发酵T菌种播种-发菌期管理-覆土T调水出菇T岀菇期管理T采收、销售T越冬期管理-春菇期管理。根据蘑菇生产实际情况,培养料可选择“菌渣+稻草+牛粪+石灰+过磷酸鈣+尿素+石膏”配方或者“菌渣+牛粪+石灰+过磷酸钙+尿素+石膏”配方,不使用稻麦草也可以直接堆料进行曆姑栽培;实际栽培中建议在配方中加入适量的稻麦草,调整培养料的透气性和疏松度,以利于蘑菇栽培生产中保温保湿、增加子实体的呼吸作用、延缓出菇肥力供应、提高产品产量和效益。具体牛产配方如下(以干料计算):配方一:金针菇菌渣40%、稻草30%、牛粪25%>石灰2%、尿素1%.过磷酸钙1.5%、石膏0.5%。配方二金针菇菌渣4

5、5%、牛粪40%、饼肥8%、复合肥3.5%、石灰3%、石膏0.5%。三、培养料堆置与二次发酵配方屮的牛粪由于有病菌和害虫,在堆置前应进行杀虫灭菌处理,将牛粪加水预湿后,可用敌敌畏、三氯杀嫡醇、甲醛(或者多菌灵)兑水进行喷洒,边喷边拌,使勿水与牛粪混拌均匀后,加盖然料薄膜堆闷48-72小时,以杀灭其中的有害杂菌和害虫。3.1室外建堆发酵3丄1预湿。建堆前2-3天,先将稻麦草进行预湿,预湿时麦秸上要撒上石灰粉,因为石灰粉可以破坏秸秆农而的蜡质层,让秸秆吸足水分,以保证秸秆充分发酵。3」.2建堆。建堆时先在最底层铺20-25厘米厚的秸秆,宽度以2・2.5米为宜,长度可根据堆料场地情况灵活拿握,

6、上回加一层牛粪和金针菇菌渣,然后一层秸秆,一层牛粪、菌渣,边堆边调水,用水量下层宜少,向上逐层增加,高度以1.5米为宜,堆顶应做成龟背型,最顶层放牛粪,遇阴雨天加盖蜩料薄膜。培养料堆制时,要先堆稻麦草、牛粪、菌渣,石灰和石膏可分层加入,化学肥料在建堆吋分层加入2/3,其余在第一次翻堆吋再分层加入,化肥应上多下少,防止肥料下渗造成养分流失;堆料水分要掌握“一湿二调三不动”的原则:即草料一定要提前2・3天预湿透,建堆时草料耍偏湿,第一次翻堆时将水分作适当调整,以后每次翻堆不在加水。不使用稻麦草的培养料堆制,对将菌渣、牛粪经充分预湿后,把尿素、磷肥或者复合肥、石灰、右背等辅料一次性加入,混合均

7、匀进行建堆,堆型可堆成圆锥形或长堆型,利用机械操作,町节约大量的人工投入,而且堆料混合均匀,发酵腐熟程度好。3丄3翻堆。培养料室外建堆发酵一般需翻堆四次,每次翻堆间隔时间为7天、5天、5天、4天,具体应根据培养料发酵腐熟程度而定。翻堆时应当注意的事项:-•是每次翻堆应按“生料放中间,熟料放两边;中间放两头,两头放中间”的原则进行,即将料堆的上、下及边料翻于中间,同时将中部料放在上、下及边料,以保证堆料腐熟均匀、充分。二是第一次翻堆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