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技术(三)【金针菇、猴头菇】

食用菌栽培技术(三)【金针菇、猴头菇】

ID:44346215

大小:341.92 KB

页数:29页

时间:2019-10-21

食用菌栽培技术(三)【金针菇、猴头菇】_第1页
食用菌栽培技术(三)【金针菇、猴头菇】_第2页
食用菌栽培技术(三)【金针菇、猴头菇】_第3页
食用菌栽培技术(三)【金针菇、猴头菇】_第4页
食用菌栽培技术(三)【金针菇、猴头菇】_第5页
资源描述:

《食用菌栽培技术(三)【金针菇、猴头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食用菌栽培技术(二)收集整理:023hero【金针菇、猴头菇】第一章金针菇第一节冷库种金针菇高产技术发菌管理1.控温发菌:库顶最高处温度低于22°C,让菌丝在适温环境下生长。2.定时通风: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3.及时消杀:要定期检查,及时处理污染和被害菌袋。库内每周用敌敌畏、多菌灵喷雾消毒杀虫1次。4.控湿避光:湿度控制在60%〜65%,非操作管理时关闭光源。二、出菇管理1.降温:将库内温度由菌丝生长期的20°C~22°C降到13°C〜16°C,2〜3天后菌袋冷透后转入下步管理。2.杀虫:用80%敌敌畏乳油500〜1000倍液自上而下空间喷雾,药量2〜4毫升/立方米,再用浸透药

2、液的布条悬挂在通风口、门口处,借以杀灭库内姑蝇、姑蚊、跳虫和啡类。闷10小时后转入下步管理。3.杀菌加湿:用克霉灵2000倍液白上而下喷雾,药量1次3〜5小袋/100立方米,药液要打湿菌袋、架板,如发菌期间杂菌较多,初始的2〜3天内,均用2000倍液克霉灵进行加湿,若湿度还不够,再用井水补喷,2~3天内使库内湿度稳定在85%即可开袋。此阶段1天通风3〜4次,使空气新鲜。1.解绳撑袋:如库内湿度不够或近风口的地方,袋口可撑起一半,待湿度稳定后再全撑开。解口后,若端面为绿霉污染须再绑住,让未污染的端面出菇。若端面为粉红色面包霉污染,须扎紧两端袋口远弃,用克霉灵500倍液自上而下喷淋周围菌袋。

3、库温随即降至12°C〜15°C,进入催蕾期。2.催蕾期:恒湿(85%)和空气清新是诱导菇蕾形成的环境条件。由于库结构和通风能力不同,短的1次通15分钟,长的须通30分钟,长时间的通风对湿度影响很人,在进风管道加雾化效果很好的水嘴,微电机带动与通风或制冷同步运行。加湿降到地面的水当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最好能导出库。此阶段湿度恒定就会更易形成菇蕾,过高的湿度会使端面菌丝旺长,过低的湿度会使端面板结菌丝结皮不出菇。10〜12天,培养料表面就会出现琥珀色的水珠,这是菇蕾出现的前兆,不久,米白色的原基就会整齐地出现在培养料表面。3.抑制期:当库内80%菌袋现蕾,幼菇长至0.8-1.5厘米吋,库温降

4、至4°C〜6°C,增加库与外界通风和库内循环风量,使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使幼菇变得粗壮。此时湿度80%〜90%,时间5〜7天,是增加菇体重量,提高商晶性的关键时期。此阶段还可有弱光存4.伸长期:减少通风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促使菌柄迅速伸长生长。库温10°C〜12°C,湿度85%〜90%,通风次数耍少,时间略长,保持干湿交替,利于菌柄的伸长和防止细菌性斑点病的发生。15天后,菌盖直径0.8-1.3厘米,菌柄长12〜15厘米,进入采收期。三、管理难点分析1.通风:冷库是一个缺氧的环境,半个小时的通风,再经0.5〜1小时,二氧化碳浓度又恢复常量,故风量不足是个普遍问题。易形成菇帽尖、柄细长的菇体

5、,就是缺氧的标志。菇体只要处在袋内就不怕通风,库内空气循环对改善菇体状态是必需的。通风与降湿增温的孑盾可通过少通勤通或通风喷雾状水来解决。同时可加喷石灰水来吸收二氧化碳。2.温度:现蕾、抑制、仲长三个阶段所需温度为高、低、中。现蕾前的低温诱导、现蕾期的相对高湿能加速原基发生;抑制期的低温辅以强风,能改善菇体品质,增加产量;伸长期的低温亦有助于增加产量,延长存架期,此阶段亦要改变不敢通风的传统管理办法,因为库内缺氧明显,将严重影响菇柄加粗及其商品性。3.湿度:湿度的人小随温度变化,低温高湿、升温降湿能预防病害发生;高湿利于岀菇密,低温高湿利于增加菇重。三者中,温度是发育快慢的关键,对于初次

6、种菇者,在不能很好地预见操作的效果前,最佳的方法是低温求稳,这样可以充分用风来改善菇体商品性。第二节金针菇新法培栽效益高冃前各地普遍采用的常规金针菇栽培法,虽然一年可收3茬,但培养料生物转化率最高只能达到100%,每次生育期长达95天,一年只能循环3个栽培周期,且第三茬菇柄短而粗,易开伞盖,商品质量差。这里根据金针菇生长特点而配制的一次性培养料栽培新技术,不但生物转化率高达193%,栽培周期缩短40天,而且金针菇株数增多、株柄增高,提高经济效益80%左右,比较优势非常明显。其主要技术要点如下:1、自制培料。取棉籽壳84%、麦麦夫14%、石膏1%、磷酸二氢钾0.2%、硫酸镁0.25%、多菌

7、灵0.55%,混合均匀后,按照1:1.3的料水比加水拌匀,即成培养料。2、填料消毒。将培养料装入广口瓶(袋)中,填料时一定要做到松紧适度,才能有效避免瓶(袋)后期周身出菇现象。装填好后,将瓶(袋)口扎牢,放入常温锅中消毒,在100°C的高温下蒸煮8・10小时,也可用高压锅消毒,在1.5千克/平方厘米压力下持续消毒90分钟。3、适温栽培。待高温(高压)消毒彻底冷却后,在接种室或接种箱内的酒精灯火焰下,用接种铲把菌种块从菌种瓶中挖出移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