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致女儿的信》示范教案

8《致女儿的信》示范教案

ID:42955949

大小:88.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8《致女儿的信》示范教案_第1页
8《致女儿的信》示范教案_第2页
8《致女儿的信》示范教案_第3页
8《致女儿的信》示范教案_第4页
8《致女儿的信》示范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8《致女儿的信》示范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科语文课题8、致女儿的信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1.学习本文用优美的童话来阐释道理的方法。2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了解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过程方法教师引导,让学生积极地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受到正确爱情观的熏陶和感染。情感态度1.感受作者作为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学会理智地生活,善于生活,热爱生活.2理解爱情是赋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人类世代相传的纽带;爱情是人类所特有的感情。教学重点1.运用小故事阐明抽象道理。2.了解爱情的特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

2、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蒹葭》配乐视频作为背景: 教师: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是呀,人间有情,红尘有爱,这令人魂牵梦绕的情丝正等着你成长!但是,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到底什么是爱情?今天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致

3、女儿的信》一文中得到启示.二.作者简介:多媒体出示: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也是当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教育家之一.他18岁开始担任乡村小学教师,始终没有离开过教育事业.他以马卡连柯为榜样,把整个心灵都献给孩子.他说:“我的生活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说:热爱孩子.”他曾先后为三千七百多名学生做过观察记录.他能指名道姓地讲出几百名“最难教育”的学生曲折成长的过程.他一生写了四十多本书,一百多篇论文,一千二百篇童话、短篇小说等.他的著作被称为“学生生活的百科全书”.观看视频聆听导语激发兴趣进入情境了解

4、作者积累资料多媒体音像效果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老师精心设计导语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情境.对于作者介绍,不是枯燥的罗列成绩,而是感性的出示他的话语和做法,使学生理解起来更生动更形象更亲切.这样就更能理解文中作者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应当像弹钢琴那样,和谐地实施德、智、体、美、劳的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他又说:“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决不能忽视孩子的个性。苏霍姆林斯基时时想到自己也曾经是一个孩子。他认为,一个只在上课时隔着讲台跟学生会面的人是不会了解

5、儿童心灵的。作为一个教师,还应该懂得,决不能仅仅把孩子关在“黑板的小世界”里,对于孩子们来说,教室之外的“大自然的世界”是更加美好的.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不要让学生为分数而奋斗,而要让他们由于获得知识而感到愉快.决不能让分数成为儿童的镣铐!苏霍姆林斯基没有取得过很高的学位,是勤奋忘我的精神、热爱教育的品质使他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晚年,他常常因病住院,即使在病房里仍然坚持工作.病友问他:你这个有名人物,社会主义劳动英雄,为什么在病休时还要不停地工作呢?他回答说,人的使命,就是为人民而生活。三.整体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注意揣摩写信人

6、的心理和语气.2.扫除字词障碍(多媒体出示):忐忑(tǎntè)麦穗(suì)曙光(shǔ伫立(zhù)  一抔黄土(póu)怒不可遏(è)繁衍(yǎn)一幢(zhuàng)忐忑:心神不定。真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宿愿:一向怀有的愿望。怒不可遏:愤怒得抑制不住伫立:长时间站着。3.同桌合作交流,理清文章的脉络:明确(多媒体出示):1~4段:女儿提出问题及“我”(父亲)对此的态度;5—24段:回忆从前祖母给“我”讲过的故事,得出爱情是什么的答案;25段:告诉女儿该如何对待爱情。四.研讨课文1.请学生准备五分钟,有感情复述文中祖母讲的故事.2.小

7、组探究,理解故事内涵.多媒体出示问题组:(1).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2).五十多年间,那一对男女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完成下表.(附表)开始一年后五十年后三年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同桌交流理清脉络课堂准备复述故事小组探究理解内涵完成表格对女儿提出问题时所采取的态度和做法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为后面的学习蓄势.理解透文中的故事内涵是探究文本主旨的关键.所以先让学生有感情的复述故事内容,从情感上产生共鸣;再让学生小组探究问题,从而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学生活动设计意

8、图(3).促使那一对男女(后来的老头和老太婆)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基础是什么?(4).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5).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