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人教版文档: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阶.

2019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人教版文档: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阶.

ID:42956890

大小: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2019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人教版文档: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阶._第1页
2019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人教版文档: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阶._第2页
2019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人教版文档: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阶._第3页
2019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人教版文档: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阶._第4页
2019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人教版文档: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阶.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版历史高考创新大一轮复习通史人教版文档: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阶段提升(一)对接高考命题研究模块命题角度考频考情说明政治文明(2017-全国I,24)考查分封制的影响5年4考1•从模块内容看,政治、思想是考查的重点。政治主要考查政治演变趋势及特点;经济考查相对较少,主要考查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思想主要考查儒学思想主张及演变等。2.从荻犁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主要是从通史或中外对比角度考查。3.从命题特点看,主要考查重耍历史现象的特点、成因及历史发展趋势的结论性认识。(2016-全国III,24)考查西周对历史传承的重视(2014-全国II,24)运用周代“雅言”考查分封制、礼乐制的影响(2

2、013-全国I,24)从文明演变角度考查秦国与东方六国的墓葬等级差异经济文明(2017-全国II,24)考查战国吋期商业发展的因素5年2考(2015-全国I,24)考查小农经济的形成思想文明(2017^全国III,24)考查先秦时期文字的演变5年4考(2015-全国11,24)从借鉴角度考查古代儒学思想的治国特点(2015^全国I,40)从比较角度考查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非选择题)(2015-全国II,40)从比较角度考查孟子的法制观念及价值(非选择题)QF热考主题纵横拓展Q主题一商周时期的宗法思想观念——封建皇权政治与历史遗

3、存的源头【主题综述】宗法制是统治者利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护政治上尊卑贵贱社会秩序的政治制度。虽然随着周代统治的崩溃而结束,但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尊重传统、重视祖先的观念对封建政治乃至当今社会彫响至深。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当今,海内外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这种重视血缘亲情的文化传统的体现。宗法观念成为中国的传统思想,形成中华民族的亲情之爱。【对点训练1】(2018-福建宁德质检)《礼记•祭统》中记载:“夫鼎有铭,铭者,自名也。自名,以称扬其先祖之美

4、,而明著之后世者也。”由此可见,当时“鼎铭”()A.具有维系宗法制的功用B.动摇了分封制的基础C.推动中央集权制的确立D.加速礼乐制度的崩溃解析据题干材料可得“鼎铭”的目的是记下祖先的功德,对后世以劝诫,说明了其具有维系宗法制的功用,故选A项;“鼎铭”的出现与祖先崇拜有关,与分封制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与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无关,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得“鼎铭”通过维系宗法制的稳定来巩固礼乐制度,故D项错误。答案A主题二民本、德治、法治、和谐等——诸子百家的治国理念【主题综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占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5、诸子百家提出了各自治国主张,如儒家推崇礼治、德政,强调道德感化,重视民本思想;法家提倡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道家主张顺其自然的和谐思想;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的和谐思想等。这些治国理念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对点训练2】(2018<东深圳调研)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因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神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造作安排。该思想()A.源自对社会现实的反思B.批驳了诸子百家思想C.希望重建等级社会秩序D.否定了自然法的思想解析春秋战国时

6、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老子指出社会动荡的根源,在于人们的行为违背了自然,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与材料中“天地万物,都有……的道理”相符,故选A项。答案A主题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折射的政治、经济、思想的变化【通史整合】(1)从政治角度看,春秋战国时期是屮国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主要表现为:分封制崩溃,宗法制遭破坏;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奴隶制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集权的趋势。(2)从经济角度看: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建立在其基础Z上的分封制与宗法制逐步走向崩溃;

7、新的赋税制度(如初税亩)及经营方式的改变、小农经济的形成,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度确立,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确立奠定了经济基础。(3)从思想角度看: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纷纷登场,提出不同的治国主张,为各国变法及治国提供了不同的思想观念。其中,法家大一统思想为秦走向统一提供了思想动力。【对点训练3】(2017•广东湛江测试)战国时期,墨家后学将孔子塑造成乱贼形象,道家学派在《庄子》中发挥想象,将孔子描绘成道家代言人,法家学派在《韩非子》中将孔子法家化。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战国时期思想界出现了统一趋势B.儒家思想受到人们普遍

8、认可C.孔子思想与各派学说有交叉之处D.人们的思想在当时比较自由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人们的思想活跃,所以为各流派塑造孔子的形象提供了条件,故选D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自由,故A项错误;材料中墨家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