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面奶的配方与工艺

洗面奶的配方与工艺

ID:42960204

大小:350.8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9-26

上传者:U-145848
洗面奶的配方与工艺_第1页
洗面奶的配方与工艺_第2页
洗面奶的配方与工艺_第3页
洗面奶的配方与工艺_第4页
洗面奶的配方与工艺_第5页
洗面奶的配方与工艺_第6页
洗面奶的配方与工艺_第7页
洗面奶的配方与工艺_第8页
洗面奶的配方与工艺_第9页
洗面奶的配方与工艺_第10页
资源描述:

《洗面奶的配方与工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洗面奶的配方与工艺 洗面奶的分类:①表活型:以皂基或其他表面活性剂为主体的表面活性剂型;A、皂基B、琥珀酸C、一般表活②溶剂型:以油性成分、保湿剂、酒精和水等溶剂为主的溶剂型,一般做卸妆油、清洁霜等;③乳化型:介于前两者类型间的水包油乳化型。 洗面奶的配方结构一、皂基洗面奶的配方结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脂肪酸+碱多元醇乳化剂表面活性剂润肤剂及其他添加剂。 1、酸:以十二酸、十四酸、十六酸、十八酸同时搭配使用(以十四酸或十八酸为主体)2、脂肪酸的总量:脂肪酸的总用量在28%~35%之间,酸的总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结膏温度和硬度,皂的量大,结膏温度膏,膏体硬。3、碱: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三乙醇胺等,但由于氢氧化钠生成的皂太硬,不适合用于化妆品中,而三乙醇胺的生成皂易变色,且当体系中皂的量很大时生产又不易控制,因此可用于洁面膏中的碱基本上主有氢氧化钾一种。4、中和度应该控制在78%~85%之间,中和度的计算方法是:(氢氧化钾的用量×氢氧化钾的纯度)÷(体系中所用的脂肪酸的用量×脂肪酸的酸值) 5、多元醇:一般常用的有甘油、丙二醇、1,3丁二醇三种,在体系中起到分散或溶解脂肪酸皂的作用(甘油:分散皂,不影响珠光,丙二醇、1,3丁二醇溶解皂,影响珠光)。6、乳化剂:常用的一般是单甘酯、GP200、平平和磷酸酯类乳化剂,其用量一般在0.5%~2%之间,起辅助稳定作用(高温),防止产品体系在恢复常温后泛粗的现象,不宜多,影响珠光。7、表面活性剂: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MAP类表面活性剂、磺酸类表面活性剂。作用:A、对皂基的高pH具有缓冲作用,降低皂基的刺激性B、改善皂基的泡沫性质,改善使用时的肤感C、增加体系的拉丝感,使用10%左右的表面活性剂能明显增加产品的拉丝感觉,进而增强皂基的稳定性和改善使用时的手感,这种拉丝感远远超过PEG类物质所能达到的效果。 皂基洗面奶的制作工艺皂基型洁面膏的皂化方法采用的是水相(碱液)加入油相(酸液)的方法,其中水相包括:碱、多元醇、表面活性剂、水;油相包括:酸、乳化剂、润肤剂,以及其他油脂类成分。具体的操作方法是:1、将氢氧化钾加入冷水中溶解,然后加入多元醇,加热至75℃;2、将油相加热至75℃搅拌溶解完全;3、先将油相放入乳化锅内,开启搅拌,将水相快速加入到油相;4、水相添加完成后,在保持体系温度不低于80℃的情况下,保温皂化30~60分钟;5、皂化结束后加入表面活性剂,应注意避免因搅拌而使体系产生气泡;6、降温至55℃左右时加入香精和防腐剂;7、降温至40℃~45℃,体系可是结膏时,保持温度不变,搅拌30分钟以上,搅拌结束后可以出料。 工艺控制难点:1、气泡。解决方法:A皂化开始到生产结束避免加热,B避免抽真空,C表面活性剂应该选择在水相添加结束(体系中的皂块完全溶解后添加,也可以在皂化结束后添加表面活性剂,但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温度不应该低于60℃),D搅拌的速度也应该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转速,防止将空气带进皂化体系。2、结膏点。适宜的结膏点应该控制在40℃~45℃,结膏点过高不方便生产,而结膏点过低又不利于产品的稳定性。控制结膏点有两个途径:1、控制体系中皂的含量2、控制体系的中和度 二、琥珀酸洗面奶的配方结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琥珀酸表面活性剂增稠剂润肤剂香精防腐色素 1、琥珀酸: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琥珀酸单酯磺酸钠、椰油琥珀酸单酯磺酸二钠(L-530)等,L-530用量45%~60%2、表面活性剂:AES、CAB等3、增稠剂:丙烯酸树脂(A-22、SF-1等),瓜尔胶、HPMC等,638(聚乙二醇6000双硬脂酸酯),DOE-120,NaCl等。一般采用几种复配使用4、润肤剂:E-20、H-40、多元醇等9 琥珀酸洗面奶的制作工艺(以如下配方为例)1.将B相先溶解好,备用。2.将A相中ACULYN22加入余量去离子水中(包括适量挥发水),搅拌分散均匀。加入AES和DM638,升温至75℃,搅拌溶解至半透明。然后加入L-530,溶解均匀后(这时搅拌速度要放慢,以免搅拌出太多泡),加入CAB-30。3.降温到60℃缓慢加入B相预混液,搅拌至溶解均匀。4.然后在缓慢搅拌下,开始降温。降温到42℃左右,加入C相各组分,搅拌均匀,冷却至38℃出料。 工艺控制难点:1、气泡。解决方法:A、CAB加入体系之前体系要消泡,缓慢搅拌,确保搅拌浆没入液面B、避免抽真空C、控制搅拌速度2、珠光。解决方法:NaCl的水溶液须在60度搅拌下加入3、变稀。解决方法:确保L-530的用量在45%以上 三、表活洗面奶的配方结构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表面活性剂保湿剂(富脂剂)(增稠剂)(珠光剂)pH值调节剂香精防腐色素 1、表面活性剂:AES、AESA、K12、K12A等,它的主要作用是发泡、清洁,辅助表面活性剂,如CAB、SHD、APG、咪唑啉、氨基酸等,主要作用是辅助发泡、增稠、稳泡、降低主表活的刺激,MAPK2、保湿剂:H-40、E-20、氨基酸保湿剂、燕麦蛋白等3、(富脂剂)脂4、(增稠剂)丙烯酸树脂(A-22、SF-1等),瓜尔胶、HPMC纤维素等,638(聚乙二醇6000双硬脂酸酯),DOE-120,NaCl等。一般采用几种复配使用5、(珠光剂)珠光片、珠光浆 以如下配方为例:自然堂舒活滋养洗颜霜制作工艺:1、将A相各组分依次加入去离子水中溶解均匀,温度保持在75度左右,搅拌使其溶解完全。2、然后搅拌冷却至45度,加入B相,持续搅拌冷却至室温。控制要点:先溶解好AES再加A-209,加FS-86之前要先把体系调为酸性 以透明洁面乳配方为例制作工艺:1、先将AES在水中溶解均匀然后依次加入A相各组分搅拌至完全均匀,其中6501在D-309之后加入。2、降温至45度加入B相,持续搅拌均匀即可。 四、溶剂型洗面奶1、无水清洁霜的配方架构油性组分混合物(白油、凡士林、羊毛脂、植物油和一些酯类等)工艺:在室温或者加热溶解混合均匀即可2、W/O型清洁霜和乳液配方架构蜂蜡-硼砂乳化体系配方架构油脂(蜂蜡、鲸蜡、矿物油、植物油等)硼砂水香精防腐抗氧化剂工艺:略 五、乳化型洗面奶配方构成和工艺乳化剂油脂增稠剂表面活性剂保湿剂香精防腐色素 根据乳化体的增稠原理,可以增加内相的熔点或比例,还可以用聚合物来增稠,故这种体系很容易做成膏状。这种体系的洁面膏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使之适合于做中干性皮肤用脱脂力弱的洁面膏。由于内部可以乳化很多油相,对电解质也不太敏感,因此它也适合做功能性强的洁面产品。但这种膏体的缺点是:对于非皂基体系,由于许多油容易消泡,也不能做出珠光的效果。下面配方是用APG作为主表面活性剂的温和无泡型洁面膏。 以APG作为主表面活性剂的无泡型洁面膏为例:工艺:分别将A与B加热到75℃,在搅拌下,将B慢慢加入A中,搅拌均匀后均质3min。降温到45℃,加入C,搅拌均匀。 全文结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