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 (3)

《安塞腰鼓》 (3)

ID:42962105

大小:4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3

《安塞腰鼓》 (3)_第1页
《安塞腰鼓》 (3)_第2页
《安塞腰鼓》 (3)_第3页
《安塞腰鼓》 (3)_第4页
《安塞腰鼓》 (3)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塞腰鼓》 (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安塞的鼓点敲击学生的心田——《安塞腰鼓》教学预设冯雄心教学目标:1、朗读――体会文章恢弘的气势2、品味――语言中蕴含的情感和深意教学设想:这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所以教学主要分为四个板块:自主研读 ,感受鼓势;互动探究,品味鼓韵;合作演读,感悟鼓魂;学以致用,妙笔生花。整个过程又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不知不觉让学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学。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预习)教法:启发式、讨论式、自读感悟式。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法。教学流程:

2、一、激情导入,引出腰鼓。1、音乐蓄情(《信天游》)2、导入:语文学习是奇妙的旅行。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黄土高原,走进安塞县,去聆听安塞腰鼓,去感受高原的风情神韵(板书:安塞腰鼓)这是怎样的安塞腰鼓?这是如何将表演诉诸于文字?陕北作家刘成章是名副其实的好老师,他用满怀深情的文字形象描绘了腰鼓表演。二、自主研读 感受鼓势1、课文视频欣赏,谈感受有人说,安塞腰鼓能使空气燃烧。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观看视频)请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一说。激昂雄壮、野性奔放、气势磅礴、豪迈粗犷、轰轰烈烈、震撼人心气壮山河的安塞腰

3、鼓!课文中有一句话略有变化的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这句话是──(“好一个安塞腰鼓!”)它一共出现了几次?(四次)来,让我们一起饱含赞美之情的来读它们! 2、朗读激情师:好一个安塞腰鼓全体女生:好一个安塞腰鼓全体男生: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全班同学: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反复咏叹之中又有变化有新意,使文章具有了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看看它每出现一次,分别是在赞美安塞腰鼓哪个方面的“好”?四个层次:(一)豪放火烈的场面——冲破束缚的力量(二

4、)撼人心弦的鼓声——撞击心灵的震撼(三)元气淋漓的后生——历史文化的厚重(四)变幻莫测的舞姿——发自内心的追求3、.小组合作,自主研读课文文字是有生命的,听了朗读,我感到这一个个文字,似乎从纸上站了起来,在和我说着话,唱着歌,跳着舞呢!一篇好文章,不仅内容美,还应该语言美。5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它的语言的表达和运用上有什么特点?小组分别研读(可从句式、修辞、感受等方面谈)。三步:找美、品美、读美。补充:找出文章最精彩的字、词、句、段,体会其妙处,在旁边写下自己的认识。另外,文章中你感到有困惑的一些字、词、句

5、、段也找出来,小组讨论。4、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修辞是根魔法棒,点到哪儿哪儿就亮)三、互动探究,品味鼓韵全班交流:读美句,说美感,谈困惑把握两个美点:语言美、情感美预设问题:1、通过课文的研读,你悟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2、为什么说“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3、“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那黄土高原又是什么呢?4、“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作者为什么强调黄土高原土层的“厚”?(板书:黄土高原)【课堂情景预设】1、大家是怎样读“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

6、”这几个词的?采取叠加读的方式,“发狠了”由第一组读,“忘情了”由一、二两组同学读,“没命了”全班一起读。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8~22自然段,既然是写后生们打鼓,为什么不说“敲击”,而要用“搏击”?(板书:搏击)3、细品语言小结叠词、动词、反义词,简练有力,韵味无穷。排比,雄壮豪迈,气吞山河;比喻,生动新奇,遐想无边;对比,形象鲜明,产生强烈震撼;反复,层层递进,如鼓点咏叹回荡。短句:节奏短促,铿锵激昂。动静结合,气氛突变,迸发出蓬勃的力量;虚实结合,场面壮阔,意象雄浑;以声衬静,余音绕梁,意味深长。4

7、、作者只是赞美了安塞腰鼓吗?(讨论交流后小结)还赞美了黄土高原,赞美了陕北人,赞美了生命,赞美了力量,赞美了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是生命力量的宣泄是黄土高原的礼赞是民族精神的体现5、短句、排比、比喻、反复、动词、叠词组成的一幅幅画面,排山倒海般奔涌而来。大家想一想,如果写江南水乡,能这样表现吗?你对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怎么看?独立思考后自由发表看法。对,江南是柔媚的,江南人是灵秀的,呈现出阴柔之美,若也这样写就太不和谐了。黄土高原是厚重粗犷的,西北汉子是质朴威猛的,呈现出阳刚之美,孕育出能冲破一切的安塞腰鼓。语

8、言是形式,为内容服务。如今的西北以苍凉贫瘠替代了昔日的辉煌,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西北人常常呆坐在门前。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还蕴涵了作者怎样的希望?读书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情境之中,把词语和词语比较着来读,体会会更深。叠加读的方式作者从表演情况和观众反应两方面去描写安塞腰鼓,让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抓住关键词,前后照应着读;联系自己的生活,想象着读。搏击——锤?(黄土地上,后生们与恶劣的环境在搏击,与艰苦的生活条件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