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被就业”现象分析

大学生“被就业”现象分析

ID:42975482

大小:25.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3

大学生“被就业”现象分析_第1页
大学生“被就业”现象分析_第2页
大学生“被就业”现象分析_第3页
大学生“被就业”现象分析_第4页
大学生“被就业”现象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被就业”现象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被就业”现象分析[摘要]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将来的前途命运,关系到学生家庭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因而,很多大学生“被就业”的现象正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对大学生“被就业”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尝试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关键词]被就业原因分析措施[作者简介]谷伟(1978-),男,江苏盐城人,盐城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江苏盐城224051)[中图分类号J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1004-3985(2013)33

2、-0095-02一、大学生“被就业”的原因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除毕业生自身的观念与素质外,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环境、政策体制环境以及人才市场供求关系直接相关。在现冇的高等教育体制下,高校作为毕业牛的“母校”,在大学牛就业问题上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导致高校就业工作中出现了行政化的倾向及片面追求高就业率的现象。从我国高校毕业生招生就业制度的变迁来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政府与高校、企业、毕业生四方关系中,那一张薄薄的“就业协议书”所引发出的种种问题就能说明一切。带着政府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需要、学生家庭的期望、社会发展与稳定的需要和高校考核评价及生存的需

3、要,发生在“就业”这个关键词上的所有现象,尤英是高校就业工作充斥行政化手段,盲目追求就业率,进而“唯就业率排名”,就不言而喻了。1.高校就业工作存的行政化倾向。高校在政府对高校的行政管理政策背景下,又遭遇金融危机带來的就业市场不景气的挤压,于是在就业工作中,往往无奈地想方设法运用各种行政化手段及短期行为来拉高就业率,完成就业率指标任务。毕业生就业率已经成为高校评价与考核的巫要指标。就业率不仅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以及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个关键指标,而且还成为审核新增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重要参考因素。毕业生就业率已经成为政府需求的核心要素。对于地方政府來

4、说,关系到是否对上级政府要求积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高度重视和有效执行;对于教育卞管部门来说,事关政府对大学牛就业政策是否落实到位,所管理的高校办学质量是否高、毕业生受不受欢迎。2.不合理的高校就业评价指标。不少高校的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就业率都有具体的考核要求,于是高校想方设法拉高就业率,进而学校就会对二级学院下达就业率进度指标及最终指标,并将就业率完成指标与学校就业工作部门相关人员包扌舌辅导员工作业绩、职务升迁、考核评优等直接挂钩,最终其至出现高校冒着被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处罚的风险“制造”就业率。不少高校甚至暗中规定,毕业生不签订就业协议的不发毕业证书,在这

5、种情况下,学生便自己想办法托熟人、找关系随便找个章盖在协议书上完成就业,甚至到社会上找“签约代理公司”完成盖章任务。3•缺乏有效的监督体制。相对于学校而言,大学生是弱势群体,很多大学生也并不甘心“被就业”,在遭遇“被就业”的命运时,也有不少大学生向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反映,向新闻媒体反映受到的不公正待遇,甚至在网络上发帖寻求关注,但结果往往是少数学校的错误做法得到了纠正,少数学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却依然存在。山于缺乏第三方对学校的监督体制,学校的压力大多來自于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而在提高就业率这个H标上,两者是有着共同利益的。新闻媒体的监督功能

6、虽说正在逐步变得强大,但也往往是引起了政府主管部门的注意时,才会真正发挥其影响力,这也就难怪很多人学生还得继续接受“被就业”的命运了。二、消除大学生“被就业”现象的措施要解决半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因素在于政府,政府是解决高校毕业牛•就业问题的前提性和基础性的因素。而高校的当务之急是厘清与政府的关系,回归大学的教育功能,力争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人才。1•高校就业工作去行政化。首先,要改革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使高校摆脱行政化的桎梏。要落实高校去行政化,就应当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坚持高校的学术性价值导向,建立专家主导的学术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教师的学术创造性

7、和积极性。大学作为教学和学术研究机构,是典型的“第三部门”,应实行不同于政府和企业的组织管理,要体现学者的自我管理、民主管理,体现大学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能。其次,政府要推动高校加快高等教育结构性改革,实现高校专业结构与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的匹配,减少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我国高校存在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这也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这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建立人才需求的监测预报机制,统计分析职业岗位和人才需求状况,引导高校适时调整或增设专业方向;另一方面高校需要找准自身定位,突出学科特色,着力打造优势学科内涵建设,集中师资、设备等教

8、学资源投入优势学科与专业建设,提高特色专业人才培养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