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文献综述】

ID:429796

大小:2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01

上传者:U-944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文献综述】_第1页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文献综述】_第2页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文献综述】_第3页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文献综述】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央空调已进入医院、宾馆、饭店、办公楼等各领域,人民的生活已经与之息息相关。我国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能源第二大消费国,其中空调能耗是导致我国出现季节性能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据悉,我国在采暖和空调上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55%。因而空调的节能问题引起了人们越来越高的重视。近几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居室装潢布置、品位的要求和对空调的舒适性、空气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住宅面积迅速扩大,住宅空调向着舒适美观、环保健康、高效节能的趋势发展。因此,中央空调技术的发展更是成为重中之重。正文1.中央空调系统概述空气调节简称空调,它的目的是创造一个合适的(室内)大气环境,使人在该环境中感到舒适或者是保证(室内)大气环境满足生产工艺过程或科学研究、实验过程的需要。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空气调节所依靠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通风换气,具体的说,就是加工和处理一定质量的空气送入室内,使室内大气环境满足要求。对空气的处理过程包括加温(降温)、加湿(除湿)、净化等,即常说的热湿处理。中央空调组成:新风部分、空气净化部分、空气的热湿处理部分、空气的输送和分配、控制部分、空调系统的冷、热源。中央空调系统由冷热源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组成。制冷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冷负荷:制冷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热负荷的冷量。制冷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至关重要的部分,其采用种类、运行方式、结构形式等直接影响了中央空调系统在运行中的经济性、高效性、合理性。 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普通制冷范围,主要是采用液体汽化制冷法。(主要是利用液体气化过程要吸收比潜热,而且液体压力不同,其沸点也不同,压力越低,沸点越低。)根据热量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转移的不同方式,可分为:蒸汽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1.1空调制冷系统的选择中央空调制冷系统的选择,应根据负荷大小、能源提供方式、便利程度等多种客观条件决定,其中活塞式制冷压缩机多为中型(标准制冷量为60~600KW)和小型(小于60KW),但是由于其噪音较大、效率低且容易发生故障,目前使用的已不多;旋涡式制冷压缩机目前主要用于小型制冷系统,在家用空调以及商用VRV等小型系统大量使用;螺旋机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及操作维护方便、技术成熟等一系列独特的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空调中;离心式压缩机结构简单紧凑,运动件少,工作可靠,经久耐用,运行费用低,一般用于500RT的制冷系统中,并且可以实现无级调节,使机组的负荷在30%~100%范围内工作。通常情况下,多采用电制冷,在燃气或燃煤资源丰富凡人地区,可采用吸收式制冷。1.2新风机组新风机组是提供新鲜空气的一种空气调节设备。功能上按使用环境的要求可以达到恒温恒湿或者单纯提供新鲜空气。工作原理是在室外抽取新鲜的空气经过除尘、除湿(加湿)、降温(升温)等处理后通过风机送到室内,在进入室内空间时替换室内原有的空气。当然以上所提到的功能得根据使用环境的需求来定,功能越齐全造价越高。新风机组由主机、风道、排风口、窗进器及其其它附件组成。主机运转时,污浊空气通过排风口、排风道至室外,室外新鲜空气从窗进器引入,在主机形成的压力场作用下,至室内活动区域,满足人员活动需要,气流组织方式科学合理,持续低风量设计,运行时低噪音低能耗,并保证最佳的空气品质。1.地源热泵地源热泵是利用浅层地能进行供热制冷的新型能源利用技术,是热泵的一种,热泵是利用卡诺循环和逆卡诺循环原理转移冷量和热量的设备。地源热泵通常是指能转移地下土壤中热量或者冷量到所需要的地方。通常热泵都是用来做为空调制冷或者采暖用的。地源热泵还利用了地下土壤巨大的蓄热蓄冷能力, 冬季地源把热量从地下土壤中转移到建筑物内,夏季再把地下的冷量转移到建筑物内,一个年度形成一个冷热循环。地源热泵空调主要是由一下几个部分组成:室内机:主要是完成内机与空调房间的换热,室外机:主要是完成内外环境热量的转换,地埋管:主要是完成内机经外机转后的热量与地下进行交换,一个好的地源热泵节能空调的内外机在良好的组合之下,经过精心的设计,严格的施工,以及周到的保养是充分发挥机组系统性能的重要参数。2.1地源热泵的特点地源热泵机组是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节能、无污染,既可供暖又可制冷的新型节能环保空调机组,可将广泛存在于河流、湖泊、工业尾水、地下水、或土壤中的低位能转换到室内空间。2.1.1技术先进先进的智能微电脑控制,具有故障诊断、能量管理、运行模式等多项控制功能;同时也可实现分户计量收费,用户只需启动按钮,一切操作均由机组自动进行;另外机组独有的冷却水(水源侧)分配技术,可确保每台机组冷却水量分配的均匀。2.1.2高效节能采用水作为冷却或加热介质,极大的降低了运行成本,机组运行COP超过6.0,用户侧出水温度可达60℃,同时空调机组采用清华高科技的控制技术,可以根据房间的实际负荷自动调节输出冷热量,极大的节省了能源和运行费用。2.1.3绿色环保采用先进的冷媒控制技术,精确剂量的制冷剂密封在室外主机内,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冷媒损耗,有效的避免环境污染。2.1.4节约水源采用高效的换热器保证机组能力的充分发挥,水路系统采用清华同方独有的“大温差、小流量”设计原理,并运用高效的水源回灌技术,最大限度的节约水资源。2.1.5初投资低 与一般的中央空调系统相比,该系统无需考虑制冷机房、锅炉房、空调机房,也无需设置庞大的通风管道,机组安装灵活,在低成本的预算下,大大简化了安装工作,缩短工期,减少成本。参考文献[1]侯梦超.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探讨[J].河北企业,2009,(08).[2]李琳.浅析空调新风系统的节能措施[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8,(01).[3]何耀东,何清主编.中央空调实用技术.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4]赵荣义,薛殿华等主编.《空气调节(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李先瑞,郎四维.热泵的现状与展望[A].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空调所,1999.18:41~44[6]朱培根.关于热泵技术及其应用的综述[J].北京: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2002.[7]魏唐棣等.地源热泵冬季供暖测试及传热模型[J].暖通空调.2000,30(1):12-14.[8]丁勇,刘宪英等.地热源热泵系统实验研究综述[J].现代空调第三辑.2001年8月:11-1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