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_血吸虫

人体寄生虫学_血吸虫

ID:42983375

大小:8.43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9-27

人体寄生虫学_血吸虫_第1页
人体寄生虫学_血吸虫_第2页
人体寄生虫学_血吸虫_第3页
人体寄生虫学_血吸虫_第4页
人体寄生虫学_血吸虫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体寄生虫学_血吸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六节血吸虫(裂体吸虫)分类:复殖目、裂体科、裂体属。特点:1、寄生于血管(静)内—血吸虫。2、裂体吸虫(Schistosome裂体科裂体属。3、雌、雄异体—分体吸虫。4、尾蚴经皮肤侵入感染。虫种:六种,主要三种是:1日本血吸虫(S.japonicum),2曼氏血吸虫(S.msnsoni),3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另三种:4间插血吸虫,5湄公血吸虫,6马来血吸虫。日本血吸虫1地区:流行于中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2历史:2160多年前江陵古尸中发现有虫卵。3我国流行性区:长江流域及以南12个省、市、区的370个县,感染者1160万人。4特点:病情重,感染宿主多,钉螺不

2、易控制。【形态】分:成虫,虫卵,毛蚴,尾蚴,童虫1成虫:雌雄异体,有口吸盘,腹吸盘,似线虫。雄虫乳白色,腹吸盘以下向腹面卷曲,形成抱雌沟,7个睾丸位于腹吸盘背侧雌虫黑褐色,细长,位于雄虫的抱雌沟内-雌雄合抱,有卵巢、卵黄腺、卵模、子宫等。2虫卵:椭圆形,淡黄色,大小89×67um,无卵盖,有一侧刺,表面附有残留物,内含一毛蚴。3毛蚴:梨形,被有纤毛,前为钻器,直线上下游动,向光性。4尾蚴:由体部、尾部组成,尾部又分尾干和尾叉。体表被有小棘和纤毛,前为头器(内有头腺),腹面有口和腹吸盘,体内有5对钻腺(前2对为嗜酸性、后3对为嗜碱性,由5对腺管引入头器)5童虫:钻入皮肤,脱去尾部,发育为成虫之前

3、。【生活史】大致过程:成虫→产卵→肠壁→炎症、脓肿、破溃→虫卵入肠腔→随粪便排出→入水→孵出毛蚴→钻入钉螺体内(母胞蚴、子胞蚴、尾蚴)→逸出螺体→疫水→尾蚴经皮肤感染→童虫→随血液、淋巴→右心、肺、左心→门脉、肠系膜静脉。成虫产卵及卵的排出:雌、雄成虫寄生于终宿主(人、牛等)门脉、肠系膜内,雌雄合抱,在肠粘膜下层小静脉末梢产卵。少量(22.5%)随血流进入肝,大部分(69.1%)沉积于肠壁小血管内,卵内毛蚴分泌物—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eeggantigen,SEA)透过卵壳,大量白细胞集聚、发炎、坏死、溃破→虫卵通过溃破口→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7.7%);毛蚴的孵化:虫卵随粪便入水

4、,1~2天(适宜的温度、光照等)孵出毛蚴,在水体表层(向光性、向温性)作直线上下运动,当遇到中间宿主—钉螺就主动侵入体内。钉螺对毛蚴的吸引作用:螺释放的“毛蚴松(miraxone)”吸引毛蚴。在钉螺体内无性繁殖毛蚴在其体内进行增殖、分裂无性繁殖,一个毛蚴发育为若干个母胞蚴,即经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产生尾蚴,尾蚴分批逸出螺体,在水中游动。尾蚴逸出条件及生态:水、水温、光照、和PH影响尾蚴逸出;尾蚴多集中于水面。尾蚴侵入宿主皮肤:在适宜温度、光线条件下,尾蚴逸出螺体,分布于水面,当遇到人、动物皮肤时,用吸盘吸附上,依靠头腺、钻腺分泌的酶及头器、虫体的机械作用,在10秒~几分钟即可侵入。尾蚴

5、一旦侵入皮肤丢弃尾部,为童虫。成虫定居:童虫侵入小血管或淋巴管,随血流经右心、肺、左心入大循环,达肠系膜动脉,穿过毛细血管入门静脉。在门静脉、肠系膜静脉发育、形成雌雄合抱、交配。移行到肠粘膜下小静脉产卵,24天排虫卵,寿命4.5~46年。【摄食及营养】营养靠体壁(吸收单糖、氨基酸)与口、肠道(摄取红细胞)【致病】分尾蚴、童虫、成虫、虫卵。1尾蚴的致病尾蚴引起皮炎(丘疹、瘙痒);2童虫的致病童虫在移行时,出现血管炎、发热、咳嗽、食欲减退等;3成虫的致病静脉内膜炎4虫卵的致病是本病的主要症状,表现在肝脏和结肠(1)虫卵分泌→SEA→引起白细胞(M、T、E、)积聚→炎症、脓肿、坏死、肉芽肿(Ⅳ型超敏

6、反应)→虫卵结节。肝硬化、脾肿大;何博礼现象(Hoeppliphenomenon)肉芽肿液化、嗜酸性、浆细胞、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着。(2)肠壁纤维化。门脉高压,胃底、腹壁等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表现】1急性血吸虫病疫水接触史,皮肤出现丘疹、荨麻疹,即尾蚴性皮炎。潜伏期14~25~35~56后,发热、腹痛、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粪检(+);2慢性血吸虫病疫区90%的病人为该病,消瘦、贫血、腹泻、粘液脓血便、肝脾肿大、乏力、劳动力下降;3晚期血吸虫病分巨脾、腹水、结肠、侏儒四型。肝脾肿大、腹水、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等严重症状。4异位血吸虫病在脑、肺及肾、心包

7、、皮肤、甲状腺等形成虫卵肉芽肿造成损害。(1)肺型血吸虫病(2)脑型血吸虫病【血吸虫感染免疫]1抗原有复杂的生活史虫期(童虫、成虫、虫卵)的分泌物、排泄物。2免疫应答3获得性免疫与免疫逃避感染后产生免疫力—对成虫无作用,并能存活(免疫逃避);—对再感染侵入的幼虫作用(伴随免疫)。4效应成分:抗体、补体、细胞;机制: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杀伤作用。【诊断】1病原诊断:查虫卵(1)直接涂片法:粘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