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评估

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评估

ID:42987392

大小:346.31 K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9-27

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评估_第1页
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评估_第2页
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评估_第3页
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评估_第4页
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评估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评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评估台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裘丹红2007年12月主要内容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概论、目的和意义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评估原则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评估的依据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评估的要素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评估方法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概论病原微生物是指可直接或间接造成人、动物损害的生物,种类繁多。病原微生物对人类感染十分普遍,几乎威胁到每一个人,不少病原体可以导致严重的疾病,甚至致死、致残,给国家、人民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当某种未知病原微生物在爆发的时候,在疾病爆发或者流行初期由于缺乏足够

2、的认识和应对处理措施,会导致疾病的迅速流行,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稳定,比如2003年的SARS。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概论微生物的危害评估是生物安全管理的核心工作,是指对某种病原微生物以及对其操作程序或实验活动的潜在危害进行评估,应该建立在对该病原的生物学特性、传播的宿主范围、致病性等已经了解的基础上。对于未知病原微生物,我们可以在对已知病原体特性的了解基础上根据有限的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及实验室数据等做出可能性的判断,根据可能性采取进一步的评价。可以借助多种方法进行危害评估,其中重要的是专业评估.应由生物安全机构

3、、实验室或项目负责人、各种软硬件专业人员共同合作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危害评估主要理论参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2004)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病原微生物相关专业文献和书籍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的目的、用途目的:根据病原微生物在实验活动中对个体或群体造成危害的高低1、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制度和操作规程2、选择相应等级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及设备配置3、实验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和使用相符的防护设备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的目的、用途用途:1.确定生物

4、安全防护水平。根据评估的结果,确保实验室的空间、设施与设备能满足所从事工作的需要。2.依据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结果,制定微生物操作、仪器设备使用的操作程序与管理规程;微生物保藏、运输、灭活、销毁程序;潜在危害分析与意外事故处理程序;人员培训、个人防护及健康保障与监测程序。3.生物危害评估中包含大量相关微生物以及引起相关疾病的背景信息,是所有工作人员学习的参考资料。4.是评价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状况的依据。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原则坚持“结合实际、科学评估”原则坚持“简明扼要,科学可行”原则坚持专业人员协作完成的原则生物危害评

5、估主要原则在进行未知病原危害评估时,原则上一般从四个方面考虑进行:危险因子的鉴定暴露因素评估剂量反应评估危害程度鉴定结论生物危害评估主要原则危险因子的鉴定根据收集到的相关信息,找出一种疾病和某种或者某些病原体的联系。这些信息包括病原微生物存活、生长、传染以及灭活的条件。还可以从流行病学监测数据,评价测试、初步的病原学研究资料和患者的临床资料中获得信息。在危害认定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可以用于以后的暴露评估,和多种因素整合在一起进行进一步考虑。暴露因素评估暴露评估描述了病原体的数量、分布和评价测试。根据危害评估的范围,暴露因素评

6、估可以从调查病原体的流行开始,或者也可以从在随后过程中对病原体增殖的描述开始。在任何一个案例中,危害评估的意图都是跟踪病原体的增殖并评估病原体感染宿主的可能性。生物危害评估主要原则剂量反应评估剂量反应评估的目的是找出病原体暴露数量与人群健康状况反应的关系。由于缺少病原特异性反应的数据以及那些依赖于宿主免疫状态的反应,能获取的信息非常有限,因此这一步非常困难。然而,即使对于剂量反应功能的内涵了解有限,获取的信息仍然能为不同控制措施的功效比较提供有效信息。这一步的重要特征是,在不同的易感人群中,产生的反应也不同。危害程度鉴定结

7、论危害程度定性是将上述步骤中获得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得出未知病原微生物对群体的危害性以及为相关未知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操作和研究提供指南。在这一步中,通过对前面几步的参数进行综合整理,我们可以研究这些假定因素对个体健康危害的影响。在信息掌握不全面,或进行后续研究,以及对疾病进展的可能趋势进行预测时,还可以调整这些假定因素来进行研究。病原微生物危害程度分类分类依据1、《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4年11月24日颁布2、《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3、WHO《实验室生物安全用册》第三版病原微

8、生物危害程度分类1、我国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按危害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其中第四类危险程度最低,第一类危险程度最高,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统称为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2、《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4)对微生物的危害进行分类,评价标准和等级划分与WHO《生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