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蚯蚓学生实验》说课稿

《观察蚯蚓学生实验》说课稿

ID:43025053

大小:46.2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5

《观察蚯蚓学生实验》说课稿_第1页
《观察蚯蚓学生实验》说课稿_第2页
《观察蚯蚓学生实验》说课稿_第3页
《观察蚯蚓学生实验》说课稿_第4页
资源描述:

《《观察蚯蚓学生实验》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饲养和观察蚯蚓学生实验》说课稿一、说教材依据:本课时属新课标人教版生物学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中的学生分组实验《饲养和观察蚯蚓》。二、说设计思想1、教材分析:我在教学设计时充分注意到教材的编写特点,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角度入手,通过对蚯蚓的饲养与观察,得出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主要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特点,重点关注运动和呼吸功能。强调通过比较、实验、观察与思考等学习活动来获取知识。本次实验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思考、总结的能力。2、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培养

2、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是课堂自主教学的重要目标。对于“蚯蚓”学生既熟悉又陌生,少数学生能够按时采集到蚯蚓交给教师,或自已在家饲养蚯蚓,做实验时带到学校。大部分学生很难做到。三、说实验目标:1、设置一个适于蚯蚓生存的环境并饲养蚯蚓。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3、观察蚯蚓的运动。四、说实验重点通过对蚯蚓的观察,分析动物在运动、呼吸等方面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五、说实验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六、说课前准备:a)课前采集较大一些的活蚯蚓60条以上(每

3、个学习小组采集到五条以上较大的活蚯蚓可小组嘉奖一分)。b)实验材料:玻璃板、糙纸、棉球、小烧杯、摄子、放大镜、制作饲养蚯蚓装置的材料用具、解剖显微镜。c)相关多媒体课件及教学助手。七、说教学过程(一入导入----示标导学(5分钟):通过同学们对哪些陆生动物种类的思考,教师课件展示:陆生动物的邮票(体现我校的邮香特色)。带领学生回顾旧知识:陆生环境与水生环境的不同,巩陆生动物的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入对陆生穴居生活的蚯蚓的进一步观察的愿望。(二)实验观察----自学质疑(10分钟人学习小组成员首先看课件及学案中展示的“观

4、察蚯蚓”实验步骤,小组长到实验员那里领取实验材料(不能提前发给小组,否则蚯蚓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按实验步骤完成以下观察活动:第一步: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1)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体形,观察它的身体是否分节?数数从蚯蚓的头部到环带共有多少节?(2)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体表是否有粘液?(3)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你有什么感觉?并用放大镜观察。你所看到的那些突起就是刚毛。第二步:观察蚯蚓的运动(1)将蚯蚓放在糙纸上,观察它的运动,注意其身体粗细及长短的变化。想想这些变化是怎样产生的?(2)将蚯蚓放在玻

5、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及身体的变化,并与它在糙纸上的运动做比较。特别说明:本次实验中,本安排在学生观察蚯蚓过程时,教师在讲台利用教学助手,通过解剖镜一展示蚯蚓的运动及环带等特征,但由于我借用的解剖镜与功能室的电脑不兼容,所以没能展示出来(如果当堂展示同学们采集、饲养的蚯蚓效果会更理想),因此才改为观看蚯蚓的视频及我通过解剖镜给学生们观察的蚯蚓拍的照片,效果也不错。(三)合作交流--一互动释疑(10分钟):学生按步骤完成蚯蚓观察后,填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各学习小组代表回答以下问题:1•蚯蚓适于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它的生活

6、习性(包括食性)是怎样的?2、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外部形态(身体的分节情况、触摸感觉其腹面的刚毛及体表是否有黏液,有什么作用;如何区別身体的前后端等)o3、对比观察蚯蚓的运动(分别将蚯蚓放在粗糙纸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对比观察其运动情况及身体的变化)o4.在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使蚯蚓体表保持湿润?大雨过后为什么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5.蚯蚓的身体分节有什么意义?体节和刚手在运动中各起什么作用?6.为什么蚯蚓要在潮湿土壤的深层穴居?(四)交流展示展示精点(10分餅):1、学习小组成员完成当堂训练,各小组代表上

7、讲台回答以上问题。2、教师点评,并带领学生观看蚯蚓的视频(进一步加深理解)。3、通过实物观察与蚯蚓的视频比较,同学们又学到了什么?还想知道蚯蚓其它哪些方面的知识呢?教师小结: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当堂测试(课件展示):实验小组抢答,答对者小组加一分,答错者不加分(学生比较喜欢这个环节,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五)拓展延伸归纳延伸(5分钟)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其它环节动物吗?女m水蛭、沙蚕。展示相关资料图片,说明它们是环节动物的形态特点及其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