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多》读书报告最终版

《斐多》读书报告最终版

ID:43025125

大小:42.2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5

《斐多》读书报告最终版_第1页
《斐多》读书报告最终版_第2页
《斐多》读书报告最终版_第3页
《斐多》读书报告最终版_第4页
《斐多》读书报告最终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斐多》读书报告最终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南京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读书报告《斐多》读书报告7501题目指导教师张新义范嘉捷913113370108班级(班号)姓名(学号)2015年5月8日南京理工大学马研部读书报告图书基本信息题目《斐多》作者柏拉图出版社出版年代字数ISBN号分类号页数《斐多》读书笔记从图帖馆借到《斐多》,仅仅看到序言的一句话,便令我对苏格拉底肃然起敬,“因其信念而选择死亡”,这大概是对一位哲学家最高的评价了。怀着-•颗敬畏的心,我缓缓地阅读《斐多》,杨绛先生将深奥的哲学译成有趣的对话,拉近了我与哲学大师苏格拉底的距离,让我近距离体会哲学的神奇与奥

2、秘,并学会思考哲学。一、哲学家不畏惧死亡《斐多》是苏格拉底就义当FI与门徒的对话,而对话的话题,便是从他对死亡的期待开始的,对,就是期待!苏格拉底说:“许多人不懂哲学,真止追求哲学无非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他既然一辈子只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一旦他认真学习的死到了眼前,他却烦恼了,这不是笑话吗?”哲学叫我们真实与虚幻,哲学家一门心思想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死亡仿佛就是一扇大门,让哲学家的精神摆脱肉体的桎梏,去追求精神的享乐而非肉体的欢愉。现在机会就在眼前,又何必退却呢?初读十几页,我早已被苏格拉底的心胸,思想所折服,

3、以后的阅读只会更加地怀着敬仰的心情去阅读下去。二、追求纯粹的知识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哲学家应该寻求与真正的知识,肉体所附带的视觉听觉是一种阻碍,阻碍我们的灵魂求得真理,灵魂欲求得真理,只能靠纯粹的思想去领悟而撇开肉体的感受。只有到了死的时候,灵魂不带着肉体了,灵魂才是单纯的灵魂。当死亡来临,哲学家寄托毕生希望的地方就在眼前了,他们临死是不会愁苦的,他们冇坚定的信念一为由到了那边,才能找到纯粹的智慧。读至此处,心灵再次震撼,想起序言中说的“因其信仰而选择死亡,……”这是怎样的胸怀与风度,再次跪拜在苏格拉底的脚下。三、纯粹的知识

4、就是智慧苏格拉底说:“一个人为了享乐而身不由己,就是口我放纵。他们克制了某些享乐,因为他们贪图着另一•些享乐,身不由己,这种节制也是出于自我放纵。”我认为,想要获得美德,不应该这样交易一用这种享乐去换取另一种享乐,这种痛苦去换取那种痛苦,这种惧怕换取那种惧怕;这就像交易货币,有种舍本逐末的感觉。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美徳只能用一种标准来交易,它就是智慧。一切美德都是曲于智慧的思考才得到的。没冇智慧,美德就变得不真实,不健全。哲学教我们真实,难怪苏格拉底一直说要追求纯粹的知识,只是为了成为纯粹的哲学家,追求美徳,只求智慧。四、对灵

5、魂不朽的证明说起灵魂,一个似乎玄幻的词,苏格拉底反复论证灵魂的存在和意义,以此来宽慰门徒不必为他悲伤,反而要为他高兴。当齐贝问苏格拉底灵魂是否存在,苏格拉底显然认为它是存在的。他的逻辑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后乂深信不疑。苏格拉底先做一个前提:如果一切事物都有相反的一面,这些事物均是从其相反的一面产生的。每一对相反的事物Z间,总存在两种变化,变过來和变过去。比如沉睡和苏醒,一个人醒过来必定是从他的沉睡中醒过来的;同样一个人若要沉睡,必然是从醒着进入沉睡的。再说生死!生死即为相反的事情,生死中间的变化无非就是变来变去!所以当人死后,

6、也将是死向生开始转化。而在这变化之中,我们的灵魂总要有一个等待的地方。五、追求真正的本质哲学家追求至真,至美,称它为真正的本质,并认为它永远不变。然而我们生活屮但凡能接触到的事物,能用感觉去认知的,这些东西恰恰不是木质。因为这些东西往往都在变化。本质是不会改变的,所以不变的东四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苏格拉底称“只能用智慧去触摸”。上次已经说了灵魂的存在,苏格拉底认为我们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肉体,一部分是灵魂。我斗胆做一个类比,相对于看得到的肉体,我们的灵魂那便是那永恒不变的本质。当我们的灵魂凭借肉体观察的时候一即凭借

7、肉体的视觉听觉等感觉一这时候灵魂依靠的只是这种感觉,所以它就被带进了变化无定的世界,甚至就此迷失方向,糊里糊涂,昏昏沉沉。只有当灵魂独自思考的吋候,才能进入那纯洁的,永恒的,不朽的,不变的境地,这才是与灵魂相亲相爱的世界。它不再迷迷惘惘地乱跑,它安定不变了,和不变交融在一起,这种状态,大概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智慧吧。想到这里,我不曲的深思,我虽不能到达那智慧的境地,但是通过读书,我的心情不知不觉中变得宁静,远离喧哗。“读书使人宁静”,我莫名写下了这句话。六、到一个纯洁的世界去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的灵魂一直处于一种追随智慧的状态,

8、就像《一》屮说哲学家一直学习死的状态,当灵魂摆脱肉体的桎梏,灵魂才可以追随真正的智慧,追随木质的状态,当灵魂处于这种状态,它离开人世后便渠道不朽的智慧的境地。灵魂到了那里,救生存在了幸福Z屮,脱离了人间的谬误,愚味,怕惧,疯狂的热情,以及人间一切的罪恶,像得道者说的那样,永远与天神在一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