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的反思

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的反思

ID:4302887

大小:748.5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7-11-30

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的反思_第1页
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的反思_第2页
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的反思_第3页
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的反思_第4页
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的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的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反思收集资料:林晓彬黄健良吴佳康PPT制作:林晓彬黄健良吴佳康演讲:林晓彬黄健良吴佳康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下降到2005年的2365万,贫困发生率也相应的从30.7%下降到2.5%。中国的农村反贫困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开发式扶贫的结果。其中,1980年代中期开始的开发式扶贫从利用农村资源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出发,将农村发展与提高贫困家庭的劳动和发展能力相结合,对减低农村贫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事实上,中国农村之所以还存在大量的绝对贫困人口,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缺失所致。近年来

2、,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以及这项制度的缺失会导致什么样的经济和社会后果在中国政府及理论界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共识: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彻底解决中国当前“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更是支撑中国未来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过程的根本保证。基于这一认识,政府在继续实施扶贫开发的基础上,也加大了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建设和资金投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开了一系列针对困难农户的社会救助制度。一、当前农村社会救助的效果分析从以上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残疾患病和缺少劳动力是当前农村致贫因素中的两个最显著的因素。如果说,改革初期的农村贫困是农村整体经济水平落后的结果的话,当前的农村贫困则表现出了明显的家庭

3、和个人缺陷特征。然而,社会救助对缓解贫困的作用非常有限。这一方面说明了中国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缺失的状况,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中国的农村反贫困政策需要从事后救助向针对风险和人群的预防性社会保障制度转变。二、农村贫困与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可以说,农民由于家庭和个人的缺陷而导致贫困这一事实,实际上就是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的表现。缺少预防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农民致贫和返贫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效果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正因为如此,才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必要性。概括起来,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

4、开始,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已经是中国政府的一个重要目标。经过20多年的努力,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包括了从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到社会福利服务的各个方面。然而,这些政策的作用非常有限:(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的覆盖面非常窄,并且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2)社会救助的水平普遍较低,难以使贫困人群摆脱贫困。2.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只局限于对绝对贫困人口提供帮助当前,面对农村贫困问题,我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扩大社会救助的覆盖面,将更多的贫困人群纳入到低保或特困救助制度中来,实现“应保尽保”。然而,低保或特困户生活救助制度并不是覆盖人群越多越好;相反,接受救助的人群越多,越说明我们

5、缺失社会保障制度。如果过分地强调社会救助的作用,我们实际上是在放弃为农村提供社会保障的责任:社会保障的目标是尽可能减少需要社会救助的人数。3.未能针对致贫风险和贫困人群的经济和社会特征提供针对性的帮助经过调查显示,接受社会救助的除了老年人和残疾患病者这类失去劳动能力的人群外,还包括了相当数量的未成年人以及有劳动能力的人群。对于失去劳动能力的人群来说,保障基本生活是一个恰当的目标,但对于儿童或未成年人来说,仅满足于基本生活保障显然是不够的。保证他们获得良好的教育、健康以及家庭环境等发展条件应该是社会保障的基本目标;对于有劳动能力的人群来说,社会救助的目标应该是帮助他们通过劳动获得或增加收入,而

6、不是使他们能够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三、重构农村反贫困政策框架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农村反贫困不能只靠单一的事后救助,而更要重视对贫困的预防,即要从社会救助向社会保护转变。具体来说,中国下一阶段的农村反贫困政策应针对当前贫困和低收入人群的特征和主要风险,逐步形成一个由普遍性医疗保障制度、普惠型福利、选择性社会救助以及开发式反贫困政策组成的“四驾马车”的框架。1.普遍性的医疗保障制度疾病是当前农村贫困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要预防和减少农村贫困,最迫切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为他们提供普遍的医疗保障,这也是社会保障制度发挥预防贫困作用的关键所在。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长远目标应该是在农村建立起覆盖全部

7、人群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在短期内则要加强和完善正在实施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功能。2.普惠型社会福利为没有或失去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包括儿童、老人和残疾人等三类人群提供普惠型的社会福利1)对于儿童:普惠型福利不仅具有明显的预防贫困的作用,也是社会政策发挥人力资本投资功能的体现;2)对于老年人和残疾人:反贫困政策的目标是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这正是当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挥作用的地方。3.选择性社会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