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爬得快说课稿(张晓云)

谁爬得快说课稿(张晓云)

ID:43036783

大小:60.0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24

谁爬得快说课稿(张晓云)_第1页
谁爬得快说课稿(张晓云)_第2页
谁爬得快说课稿(张晓云)_第3页
谁爬得快说课稿(张晓云)_第4页
谁爬得快说课稿(张晓云)_第5页
资源描述:

《谁爬得快说课稿(张晓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0年全国中小学说课专场展示活动个人报名表作品编号:DR(由组委会填写)参赛项目(打√)说课光盘□说课稿√课题《谁爬得快》年级学科 四年级下册数学姓名张晓云性别 女年龄 36教龄 18学历 本科职称 小高单位电话2726162 手机 13993609665单位全称山丹县城关小学 电子邮箱 zxy3358976@163.com通信地址甘肃省山丹县城关小学 邮编 734100作品特点本篇说课稿从学生实际出发,利用广泛的课程资源,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和设计教学,使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

2、发展和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工作简历和获奖情况1992年-1998年在山丹县老军小学任教。1998年-今在山丹县城关小学任教。曾获县级优质课评选一等奖三次;市级优质课评选三等奖一次、二等奖一次。主持的课题《使用“分层测试卡”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研究》获县级二等奖。共享说明是否同意“组委会”将作品制作成集锦共享、播出和出版√是□否签字:张晓云2010年6月14日推荐意见(单位盖章)同意2010年6月14日《谁爬得快》说课稿四年级北师大版山丹县城关小学张晓云一、说教材《谁爬得快》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数

3、除法”中第五课时,是在学习了小数除法和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认识循环小数。教材简析:循环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及商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课本的例6,例7通过计算两道除法应用题,呈现了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某个数字;另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接着教材用想一想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到的商会有哪些情况”。由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

4、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学生以前对小数概念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计算蜘蛛和蜗牛每分爬行多少米,发现余数和商的特点,知道什么是循环小数。2、会用四舍五入法对循环小数取近似值。能力目标:通过小组交流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交流及表达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1、认识循环小数。2、会用简便方法表示循环小数。教学难点:会用简便方法表示

5、循环小数。二、说教法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练习法。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循环小数”正是一个能很好体现这一理念的题材。基于上述认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依照新理念,我积极构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巩固运用——总结拓展”的教学思路,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喜悦感、成就感的体验,乐于与他人协作、交流的积极情感,使

6、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小学生学习数学是自我探索、体验、建构的过程。本节课我通过对教材的再加工、再设计,合理使用了一些身边的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富、生动,真正让学生经历将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数学教学成为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创造意义的过程,最大限度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获取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态度、思想、方法,是一种探究的品质,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这对他们后续知识的学习将有较大的影响,也可

7、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掌握知识。三、说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感知“循环”。本节课一开始,我用课件展示的形式让学生感知循环的意义,学生知道后,我让学生说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比如:春夏秋冬,周日到周六的循环,白天和黑夜的循环等。【设计意图:生动有趣的活动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游戏简单有趣,学生容易明白教师的意图,利于形成对“循环”这一概念的初步认识。为了让学生更深地感

8、受重复现象,教师让学生说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这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二)在实践中探究,认识“循环”。(一)什么叫循环小数。1、师: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两种小动物的资料,你们感兴趣吗?2、介绍资料:蜘蛛3分钟爬行73米,蜗牛11分钟爬行9.4米。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