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针灸整理

实验针灸整理

ID:43041094

大小:4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5

实验针灸整理_第1页
实验针灸整理_第2页
实验针灸整理_第3页
实验针灸整理_第4页
实验针灸整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针灸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名词解释:1.实验针灸学:是在中西医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研究针灸学基础理论、刺灸效应和机理,探究针灸对人体生命活动影响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2.经络现象:是指机体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沿古典经络循行路线出现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3.循经感传现象:系指针刺、电脉冲及其他方法刺激穴位时,人体出现一种酸胀、麻等特殊感觉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沿古典医籍所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传导的现象。4.循经皮肤病:是由于某些遗传因素,或内外环境刺激,沿着经脉体表循行路分布的呈带状的皮肤病。5.良导点:皮肤导电量较高的点命名为良导点6.穴位的适宜刺

2、激:一种感受器通常只对某种特定形式刺激引起的能量变化最敏感,这种形式的刺激就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7.穴位的适应现象:当一个恒定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虽然刺激仍在继续作用,但感受器对刺激的敏感性会逐渐降低,发放冲动的频率逐渐减弱,感觉也随之减弱,这种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8.穴位病理反应:就是指机体在病理状态下,体表穴位具有反映病证作用。脏腑器官疾病通过经络,在体表某些穴位出现异常变化现象,称为穴位病理反应。9.经脉穴位与脏腑相关:又称体表内脏相关,是经脉穴位与脏腑之间一种双向联系,即脏腑病理或生理改变可反映到体表的相应经脉或穴位,表现

3、出特定的症状和体征;而刺激体表一定的经脉或穴位,又可对相应的脏腑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起到调节作用。它是脏腑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指导中医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理论基础。10.牵涉痛:是指当一内脏器官有病变时,患者除感觉患病器官局部不适或疼痛外,尚可在远离该器官的体表某部皮肤或深部组织发生疼痛感觉过敏。11.海氏带:当一些内脏器官患病时,往往在相关部位皮肤出现痛觉过敏,这种痛觉过敏的皮肤部位称为海氏带。12.体节:胚胎的每个节段性单位称之为体节。13.得气:是指针刺穴位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包括受针者的针感和施针者的手下感。14.针灸时效:是指时

4、间因素对针灸效应的影响以及针灸效应的时间特征。15.针灸量效:是指各种针灸方法的不同刺激参数对针灸效应的影响以及针灸效应的量学特征。16.针灸即时效应:指针灸施术后数分钟或到一次针灸施术停住即出现的治疗效应。17.针灸后效应:指停止针灸施术后继续存在的针灸效应。18.针刺镇痛:是指针刺方法防止和治疗疼痛的一种方法。19.针刺麻醉:是指用针刺止痛效应预防手术疼痛及减轻生理功能紊乱的一种方法,由于其作用类似于现代科学的麻醉,故称为针刺麻醉。20.针刺镇痛耐受:是指由于长时间针刺或反复多次针刺后,针刺镇痛效应降低的一种现象。简答1.设计的基本

5、原则(1)对照的原则(2)随机的原则(3)重复的原则(4)盲法的原则2..经络现象①循经感传现象;②循经皮肤病;③循经皮肤血管功能反应;④循经感觉障碍;⑤经络的生物物理现象;⑥循经离子分布现象。3..感传性质:针刺得气时,大多数受试者可有以酸、胀、麻为主的混合性感觉循经传导,数受试者可出现流水感、蚁行感、冷感及热感等。艾灸时多出现温热沿经传导。电针刺激时则出现麻感沿经传导。指压多以胀感沿经传导。感传宽度范围在0.5—3cm;循经感传的速度与刺激穴位的方法、强度及温度三种影响较大。传递速度依次为:手法运针快于电针;电针快于压迫穴位;艾灸的

6、感传较慢。4.穴位病理反应的几种表现形式:(1)感觉异常:内脏患病时,常在一定的穴位或某条经脉的多个穴位处出现感觉异常。最常见的感觉异常是痛觉过敏,即穴位处出现疼痛,或按压穴位时出现明显的压痛。(2)组织形态改变:脏腑病变时有些人穴位处病理反应表现为局部皮肤色泽改变或形态改变,如出现瘀点、白斑,或出现皮肤局部凹陷或隆起、丘疹、脱屑等,或在穴位、皮下出现硬结、条索状反应物等。(3)生物物理特性改变:主要有穴位皮肤温度的改变和穴位电学特性的变化。5.铁离子一普鲁士蓝反应法就是指根据普鲁士蓝反应原理,即铁离子遇到亚铁氰根产生蓝色亚铁氰化铁沉淀

7、,利用该原理,在需截除的肢体上,用尖端裸露的绝缘针测定得气感,然后向针尖通30一50μA直流电,起针后,针尖有部分Fe++电解并沉淀于针尖周围,等肢体截下后,用l%氯化钾一甲醛溶液灌流,沉淀于局部的Fe++遇到亚铁氰化钾而形成蓝色颗粒,从而显示得气部位。这就是标记针感点的铁离子一普鲁士蓝反应法。6.得气产生的机理针刺肌肉丰厚处的穴位时,引起梭内肌收缩产生肌电,其继发冲动传入中枢后形成针感,其局部的肌纤维收缩经针体传到针柄后引起捻针者的手下感。7.内脏性牵涉痛的形成机制868.针灸作用的特点:具有良性、双向性,整体性、综合性,功能性、早期

8、性等基本特点.9.影响针灸作用的因素:有腧穴特异性与针灸作用、得气状态与针灸作用、个体差异与针灸作用、心理因素与针灸作用、时间因素与针灸作用。10.针刺得气的临床意义针灸得气是指针刺穴位所产生的经气感应,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