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现代化强基固本

新型农业现代化强基固本

ID:43047188

大小:32.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4

新型农业现代化强基固本_第1页
新型农业现代化强基固本_第2页
新型农业现代化强基固本_第3页
新型农业现代化强基固本_第4页
新型农业现代化强基固本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型农业现代化强基固本》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加快领导方式转变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新十八谈农业篇新型农业现代化强基固本原丰(一)人类从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到文明之光、农牧分工,都离不开“民以食为天”这个永恒主题,遵循着“手中有粮、心里不慌”这个朴素真理,验证着“农业是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个理性结论。古今中外,无数民变战乱、朝代更替,多以饥荒为导火索,因饥寒交迫而引发。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农业,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世界上所有的人”。当今世界,人口激增,粮食需求刚性增长,而制约因素日益凸显,食物短缺、粮食危机成为重大国际问题,粮食被当成重要的战略物资。农业稳,天

2、下安;农业兴,国家盛。(二)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幕开启,在这个波澜壮阔的舞台上,农业和粮食生产注定是一出重头戏。“能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河南的同志肩上是有责任的。”胡锦涛总书记的谆谆告诫,寄托了党和国家对河南农业的殷切期望。“农业是河南的优势,中原经济区建设,依然需要在念好‘粮食经’的基础上全面展开。”温家宝总理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节视察河南,对河南农业和粮食生产寄予无限希望。省九次党代会指出,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维护粮食安全、促进城乡繁荣。确保粮食安全,夯实农业基础

3、,始终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中之重。(三)稳粮强农,强基固本,乃河南自身发展所需,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担当。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华农耕文明从此发端,在不断开拓创新中发展,至今绵延不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这副河南农村常见的春联,是千百年来农民内心愿景的真切反映,也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具体表现。“得中原者得天下”,正是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使河南历史上兵连祸结,加之水旱病虫等灾害频发,人民饱受饥荒之苦。距今最近的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饥馑仍让人心有余悸。“谁来养活中国人”的沉重命题,一度是国人心中难以排解的“结”。历史在警示我们:稳粮强农,民之大业,国之根本,巩

4、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弦要始终紧绷!(四)农业,是河南的优势、骄傲和光荣。河南,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粮仓”、“国人厨房”。河南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者,对农业地位和功能的认识,清醒而深刻。“对河南来讲,粮食生产怎么保是个很大的问题。粮食生产,只能进,不能退。”省委书记卢展工的这句话,表达出河南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的坚守和担当。勤劳朴实智慧的河南儿女,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埋头苦干,推动河南农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进入新世纪,河南粮食总产量连续6年超千亿斤、连续8年创新高、连续11年居全国首位,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4的小麦、1/10的粮食。满足自身需求之外,每年还

5、向国家贡献400亿斤以上的粮食及其制成品,还有大量蔬菜、瓜果、肉蛋奶等农副产品走出河南,走向世界。河南念好“粮食经”的同时,谱写着强省富民的动人华章。今日,食品工业已经成为新兴工业大省的第一支柱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为现代农业注入了强劲动力,加速了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五)河南农业在承载无上荣耀的同时,更担负着重大和持久的责任。《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中原经济区是“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国家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赋予河南占总量1/7的增产份额。2010年春,河南向国家做出了10年之后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30

6、0亿斤的郑重承诺。举足轻重的战略定位、沉甸甸的数字,昭示着国家对河南的重视和重托,昭示着河南的勇敢担当,昭示着农业和粮食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独特分量。(六)任重道远,困难犹存。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粮食生产是一个弱质、低效的传统产业,河南一年生产1100多亿斤粮食,产值不过1100多亿元,只相当于搞两三个大型企业;耕地刚性减少,人地矛盾突出,水资源匮乏,资源约束趋紧,制约越来越大;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良种良法配套水平不高,农民科技素质偏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农业进入高成本阶段,比较效益偏低;农民增收渠道不多,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育较慢,组织化程度低。

7、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远低于二、三产业,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七)农业发展上存在的问题,要从领导方式上找症结、挖根子。发展思路不够开阔。有的部门有的人不善于站在巩固“三化”基础、协调发展的高度来看待农业,不善于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始终在农业的圈子里打转转。工作方式不够科学。有的部门有的人看不清“三农”发展的新变化,采取的措施不能满足农民的新要求、新期盼,不适应农业生产规律,不符合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工作作风不够扎实。有的部门有的人不是一心扑在为农民办事上、深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