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诗歌赏析_高三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2017诗歌赏析_高三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

ID:43066918

大小:216.09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9-09-25

2017诗歌赏析_高三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1页
2017诗歌赏析_高三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2页
2017诗歌赏析_高三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3页
2017诗歌赏析_高三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4页
2017诗歌赏析_高三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诗歌赏析_高三语文_语文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鉴赏诗歌形象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问题。长安夜雨薛逢①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心关桂玉②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注】①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②桂玉:喻昂贵的柴米。1.长安的雨有什么特点?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2.作者的'‘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就第三联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忧”的?答案1.(1)连绵不断,一夜未停。(2)渲染悲凉的气氛,为下面写苗忧如草雨屮生”作铺垫,写百

2、忧和野草一样滋生暗长,突出忧之多愁之长。2.(1)忧:①生活的艰辛(心关桂玉);②命运的坎坷(运落风波);③仕途不得意(志气俱消尽);④生命的衰老(白发新添)。(2)第三联:①借物抒情(间接抒情)。诗人借聚集枝头的乌鸦状心头之忧难以驱散,借沉闷的鼓声凝重无声写忧愁聚集心间,让人愁苦落寞。②视觉与听觉相结合。一夜难眠,晨起看到树上早鸦聚集,彻夜冷雨让乌鸦不能起飞,是作者所见,借此写聚集心头之忧;彻夜冷雨使得空气湿重,阻滞了鼓声,听起来沉闷无声,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Z景,借此表现内心的忧愁苦闷。二•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雨夜读书陆游一灯如萤雨潺潺,老夫读书蓬户间;但与古人对生面,那恨镜里凋朱颜。功名本来我辈事,人自蹭蹬①天何悭?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思天山。[注]①蹭蹬:比喻失意潦倒。②仗下:借指朝堂。1.诗歌首联描绘出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请简耍说明。2.诗歌里蕴含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1.描绘出了一幅幽静的雨夜读书图。深夜,帘外雨声淅沥,帘内一灯如豆;陋室灯下,衰老的诗人正沉浸在书里。2.①感慨青春凋零,人生迟暮。诗人对镜自照,见容颜衰老,倍感遗憾。②伤感功名未成,仕途失意。

4、功名原本是像自己这样的人的追求,但是人生多艰,上天对自己太吝啬。③依然坚守志向,渴望建功。虽然自己像多病的瘦弱的骐骥,但也不想徒列朝堂,而是想去天山边塞建功立业。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夜①杜甫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疏灯自照孤帆宿,新月犹悬双杵鸣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步扌闾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注】①此诗写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的秋天。此时诗人正寓居在长江边的夔州西阁。②双杵:古代女子捣衣的用具。③步植h檐下的走廊。④凤城:指长安。【小题1】诗的前两联描

5、写了怎样的景色?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小题2】第三、四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小题1】前两联描写了一幅夔阁秋夜图。夜晚露水凝结,天空高远,江水清澈;江两岸的山寂静如空。江面上零星地闪烁着几点渔火;新月高悬于夜空Z中。(3分)景物描写呈现出一种凄清、空寂的氛围,为下四句的抒情做了铺垫。(2分)【小题2】表达了诗人流落他乡,病卧山城,无限悲凄的心境,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分)诗人“卧病”江边,因时局动乱,音书难至,孤独凄凉;诗人走到室外,在走廊上仰观星斗,由

6、银河想到长安,思念故乡。四•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题目。过陈琳①墓温庭筠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注】①陈琳,建安七子,初为大将军何进主簿,曾向何进献计诛灭宦官,不被釆纳;后为袁绍效力;袁绍败灭后,归附曹操,曹操不计前嫌,予以重用。②铜雀,指铜雀台,远在邺都,曹操所建。1•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景物?有什么作用?(6分)2•前人曾评价这首诗说:“此诗吊陈琳,都用自己陈说,盖己之才与遇,冇与琳相似者。

7、”诗中哪些词句是描写自己的?二人冇何相似之处?(5)答案1.颈联描绘了…幅荒凉寥落的景象。(2分)前句写眼前实景,陈琳墓前的石麟已经埋藏在萋萋春草之中,冷落萧条;后句写联想之景,曾经重用陈琳的曹操修建的铜雀台,现在想必也只剩下了荒凉的遗迹,在遥对黯淡的暮云。(2分)整联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弃贤毁才时代的不满。(2分)2•“飘蓬”、“霸才无主独怜君”、“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二人皆冇盖世才华,陈琳曾不被重用,而作者一直怀才不遇。五•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文后各题王昭君[唐]李商隐

8、①毛延寿画欲通神,忍为黄金不顾人。马上琵琶行万里,汉宫长有隔生春②。和聂仪部明妃曲③[明]李攀龙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注】①李商隐,晚唐诗人,仕途坎坷不遇。②隔生春,指春天年复一年过去,汉宫里像昭君那样被冷落的宫女,年年都有。③聂仪部是作者的好友,他曾有一首《明妃曲》见赠,作者以此诗唱和酬答。明妃,即王昭君,晋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王明君,亦称明妃。1.《和聂仪部明妃曲》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昭君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6分)2.两首诗均围绕王昭君这一历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