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为本,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研究计划

以读为本,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研究计划

ID:43082622

大小:36.5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5

以读为本,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研究计划_第1页
以读为本,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研究计划_第2页
以读为本,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研究计划_第3页
资源描述:

《以读为本,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研究计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研究2008-2009学年度上期课题研究计划以读为本,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回龙小学:黎晓芸 三、研究目标:1、突出“读”,要以读为本。2、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位。3、重视个性化朗读引发个性张扬,促进主体发挥和趣味阅读二、研究重点:研究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策略。三、理论基础: 著名的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认为: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对话是一种创造活动。他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也就没有了教育。”(《被压迫者的教育学》)《语文课程标准》指

2、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四、研究措施:1、课前做好与文本的对话联系课后题朗读课文,并完成预习表格主要内容好词好句我的感悟我的疑惑2、课堂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有宽裕的时间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主要方式有:读、品、悟、辩等。①读: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读,第三还是读。”通过读,进入文本,与之贴近,以“初读质疑、读议释疑、2008—2009学年上期课题研究计划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研究细读悟情、深读悟法、熟读积累”的五读法进行。通过充分地读

3、,达到造成学生全身心的感动与震撼,形成读者与文本的感应,自我与作者的交融,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即神相遇、气相通、心相印、情相融的欣赏境界。②品:是一个比较、回味的过程。让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每读一篇课文,就犹如引领学生进入了一个特定的精神家园,在那样特定的时空中与课文里的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还要引导学生品出文字背后的东西。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回味,使原本没有生命的语言符号变得鲜亮起来。可获得对语言的形象感、情趣感、分寸感、流畅感和意蕴感。③悟:感悟是模糊的,感悟是学习者自己的内心体验,不能专靠告诉。作者“情动而辞发”,用自己的语言表

4、达自己的心声,作为读者的我们,就要“披文而入情”,通过解读“三分文章”去感悟“七分意”。语文绝不是字词句拼凑而成的面包,而是流淌者生命之泉的汩汩清流,是富有生命力的美的奇葩。学生们从课文中听到了秋虫的低吟,落叶的叹息;看到了鸟儿的飞翔,溪水的流淌;闻到了青草的气息,野花的芳香;以至感悟到离合悲欢的人间话剧,苍莽宇宙的神秘浩渺,坚韧不拔的人格力量------这些都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魅力而感悟到的美的意境。④辩: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议论的空间,把学生推到前台,引导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鼓励他们发表个性化的见解,大声争辩,超越文本,尽情

5、地与课文交流对话。2008—2009学年上期课题研究计划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研究3、课外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由课内向课外是时下新课程的时髦走向,也是培养语文自主阅读的目的。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读自己喜欢的书,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时间可以是课余时间,如每周二、四中午20分钟的读书会,学生轮流读文给大家听,内容自己选择。五、时间安排:九月份:学习课题的开题报告、明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十月份:制定学期研究计划十一月份:测查学生的朗读,完成调查表,并做好分析十二月份:围绕课题实施计划和课堂研究一月份:撰写学期研究总结2008—2009

6、学年上期课题研究计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