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声波透射法实施细则

19-声波透射法实施细则

ID:43086793

大小:86.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6

19-声波透射法实施细则_第1页
19-声波透射法实施细则_第2页
19-声波透射法实施细则_第3页
19-声波透射法实施细则_第4页
19-声波透射法实施细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19-声波透射法实施细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检测项目名称声波透射法检测。2适用范围声波透射法适用于直径不小于800mm的混凝土灌注桩的桩身完整性,它包括跨孔透射法和单孔折射法。其中,透射法是检测灌注桩屮声测管Z间混凝土的缺陷位置及影响程度,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折射法是检测灌注桩钻芯孔周围混凝土的缺陷位置及影响程度。3检测依据声波透射法检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荐性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范》(JTG/TF81-01-2004)或其它检测规程规范中的有关试桩规定进行。4抽样原则4.1根据规范规定,重要工程的钻孔灌注桩应埋设声测管,检测的桩数不应少于

2、50%o4.2根据规程规定,轮灌注桩捏预埋检测管数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径1500mm,埋设三管;2、桩径1500mm

3、部自带的蓄电池进行工作,若电池电力不足则用外接12V汽车蓄电池或者用整流变压器将220V交流市电转换成12V直流电以供仪器工作。6.2.2主机发射、接收端分别连接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6.3主要仪器设备的操作及注意事项6.3.1主要仪器操作:1打开主机电源开关,运行信号采集软件,进入信号采集界面,输入检测桩该检测方向的主要检测参数:桩号、桩长、管距、检测步长、系统声延时仏,将一对收发换能器从桩底缓慢提升至桩顶,从下至上每一个检测步长仪器自动采集一个信号,直至该检测方向检测完毕;2重复上步骤直至检测任务完成。6

4、.3.2注意事项:1拉升换能器时应缓慢匀速;2尽量避免外界信号对采集信号的干扰;3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7检测步骤和方法7.1受检桩的现场准备7.1.1声测管的埋设声波透射法验桩是以预埋的声测管作为换能器的通道,通过水的耦合,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信号,根据信号的变化情况判断桩身的质量,故在桩身施工的同时要预埋声测管,具体要求如下:1桩内预埋管可用钢管(内径为4.5cm以上),管壁厚3mm左右,使其有足够的刚度,防止施工过程中被压扁或变形;2预埋管应从桩底开始设置,直到高出桩面50cm,管底用铁板电焊(或管帽)封闭,

5、以防漏水。上端管口要设帽,以防杂物堵塞,检测吋又便于打开;3钢管驳接时宜用套管螺纹连接,接口处要求密封平整以利换能器上落无阻;4预埋管应固定在钢筋笼内侧,垂直均匀分布,管与管Z间互相平行。在无钢筋笼部分,用①18@500钢筋箍焊牢固定;5各预埋管管底应平齐;6预埋管及箍筋如图所示:预埋官预埋暫6.1.2检测前准备工作在灌注桩確强度满足测试要求后方可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测工作,为使检测工作安全、顺利地进行,甲方会同监理,施工单位在检测单位进场前请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打开各声测管管口,检查各声测管是否畅通,若畅通则在各

6、检测桩预埋声测管内灌满清水(自来水等);2若有露出桩头的声测管出现管身歪斜、破损、压扁等情况,请用焊机或割机截去岀现上述情况部分的声测管;3检测前请准备好各检测桩的施工资料:实测桩长、桩径、碗灌注日期、碗标号等。7.2数据采集与过程观察7.2.1打开电源开关,仪器启动,运行信号采集系统软件,显示屏上出现操作界面。7.2.2输入工地名、日期,输入文件名、管距与检测剖面编号,每条检测桩的编号与剖面编号应具有唯一性,要避免不同的桩使用相同的文件名,输入零声时to,声时记录会自动、减去零声进5。如有3个(或以上)预埋管

7、时,以正北方向顺时针方向依次编号A、B、C、I)……。根据工作布置情况,选择向上或向下,建议从下向上检测。这样,可以先知道桩和长度,和有否堵管。起点深度单位m,从下向上检测时,输入换能器下放的深度。从上向下检测时,请输入0。移动步距,即换能器每次沿声测管移动一定距离进行信号采集,据工程桩实际情况输入步距预设值,其范围为50-250mm,同一根桩取I古1定值,采集过程中仪器根据深度计记录的步距I!动记录采集得到的波列信号。收发间距,为发射,接收换能器之间的距离,取声测管外壁最短距离,量取后以mm为单位输入。7.2

8、.3一个剖面采集完毕,选择保存信号将所采集到的波列存入存储器中。查看文件,可观察到已存到存储器中的数据文件,查看测点可查看已测各点的声学参数与波列图。7.2.4检测过程屮当对当前剖面的数据有怀疑时,可缓慢将两根探头电缆同步放下声测管内,直至两个探头放到怀疑部位以下,再同步拉升探头对怀疑部位进行复测、加密检测、扇形扫测或斜测。7.2.5重复以上操作,在桩参数中作相应改动后进行下一对声测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