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行政立法实践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再审视

经济、行政立法实践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再审视

ID:43099467

大小:31.5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7

经济、行政立法实践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再审视_第1页
经济、行政立法实践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再审视_第2页
经济、行政立法实践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再审视_第3页
经济、行政立法实践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再审视_第4页
资源描述:

《经济、行政立法实践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再审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经济、行政立法实践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再审视作者:韩国莉〔中图分类号〕df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00)01-0040-03法的根本目的在于实质正义的实现。提高效率和实现公平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两大主要目标,也是经济、行政法价值观的基本定位。但是二者的关系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人们,即二者是统一的呢?还是此增彼消抑或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呢?在这一点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柯密特·高登在《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一书序言中写道:“社会面临着选择:或是以效率为代价的稍多一点的平等,或是以平等为代价稍多一点的效率。”(注:柯

2、密特、高登:《公平与效率》一书序言,第2页。)短缺经济学家科尔奈也认为二者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当然也有人认为二者是统一的关系,我国学者中持这种观点的颇多。邓小平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本质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既要有效率,又要有公平。可见,正确地认识这一关系,对于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完善经济和行政立法,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首先要科学界定公平与效率的内涵。(一)公平的涵义:公平

3、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因为它同主体的价值判断有关,它体现着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价值判断。它具有历史性和相对性。恩格斯指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观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阶级的公平观则要求废除被宣布为不公平的封建制度……所以,关于永恒的公平观念不仅是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注: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第310页。)纵观历史,大致有以下几种公平观。1.平均主义公平观。这是手工业与小农经济的产物,即把平均与均等化作为衡量公平的标准。“不患寡而患不均”、“均贫富”就是这种公平观的集中体现。2.等级主义公平观。该公

4、平观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它认为人天生就是不平等的,因而在社会中理应得到不同的待遇。正是对权势与金钱的差等分配,才造成上下有序、各司其职的“公平”。3.资产阶级公平观。(1)功利主义公平观。它是建立在西方功利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一种公平学说。它主张以功利、国家利益或“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构成社会公平的目的,公平的分配方式也就是最有助于实现这一目的的分配方式,即按贡献大小分配。(2)自由主义公平观。其核心内容是对不同出身、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的人都给予同等的竞争机会,亦即机会均等与起点平等。4.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该公平观认

5、为只有在社会经济领域内实现了真正的平等,即消灭了生产资料占有的不平等,也就是说只有消灭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建立公有制,消灭了阶级本身,无产阶级才能在实际上取得平等的权利。但是今天我们不能拘泥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某些论断,而应该注意到他们当时的思路:消灭阶级差别,实现真正的公平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公平都要有同现实的经济、政治与文化相适应的具体内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市场经济的要求,我们认为应该确立这样的公平观:即在社会政治领域内每个人享有的地位和权利应该是平等的。与此同时,他们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也

6、应是平等的;而且每个公民在法律面前也应一律平等。在经济领域内国家首先要从宏观上积极创造外部环境,使每一个人都有同等的竞争机会,亦使他们“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机会的公平表现为:平等的市场参与权、平等的市场竞争权和平等的市场经营权等。要运用法律来规范微观主体的经济行为,使其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用正当的竞争手段进行竞争,并且要弱化进入市场的壁垒。在收入分配方面,应坚持收入分配方式的公平性和分配结果的合理性。现代社会中收入分配的公平是指人们在取得收入的机会和权利平等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生产性贡献大小而获得相应收入。一般来说,包括四方面

7、的内容:(1)取得收入机会的均等。每个社会成员都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收入的机会与权利,排除任何特权、优惠、垄断等不平等因素对收入的影响。(2)分配尺度的统一。公平的尺度构成公平的内容,对每个人按同样的尺度进行收入分配,即同工同酬。(3)分配的公平不是分配结果的均等化。公平不等于均等,因为“收入均等”使能力强、效率高、贡献大的人与能力差、效率低、贡献小的人获得同样的收入,这样既挫伤了一部分人的生产积极性,又养起了一群懒汉,既降低了效率,又是不公平的。(4)收入差距的合理性。由于不同的人存在着先天与后天的差别,即使同等的机会,同等的尺度,也会

8、产生收入分配的差别。但这种差别不能太大,必须让大多数人能够接受,可以容忍。(二)效率的涵义:学术界对效率的看法也有好几种:有的人把马克思的生产费用对效用的观念看作效率;有的人用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