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充满生命

让课堂充满生命

ID:43100637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5

让课堂充满生命_第1页
让课堂充满生命_第2页
让课堂充满生命_第3页
资源描述:

《让课堂充满生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让课堂充满活力三门峡市第二实验小学方凤娟邮编472000电话:13673985672叶澜教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把教学改革的实践目标锁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上。因为,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的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创造的光辉和人格的魅力。”一直很喜欢这段话,那么怎样才能打造出这样的活力课堂呢?几经思索,我对良好课堂生态的几点肤浅认知如下,还望大家多多指正。一、良好课堂生态的前提:教师作为“导演”,用能力,学识、爱心,力促师、生、课堂一片

2、和谐一堂课的呈现,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舞台演出,尽管剧本和演员很重要,但是导演更是举足轻重。数学课堂要展示数学极富魅力的一面,不仅仅是数学课上的公式、计算过程,而更是数学方法、思想和精神的渗透,而这个过程教师的引导、启发、鼓励和支持就至关重要。引导学生欣赏数学,了解数学在各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和价值,经历探索的历程,体验数学中的智慧,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和丰富的知识储备。而让学生真正愿意乐此不疲追随的原因就是老师的耐心和爱心是否足够强大,能否支撑这个完美雕琢过程的最终实现。每一个孩子的认知和成长都需要一个过程,就如小树苗从发芽到长大,要有肥沃的土地、春雨的滋润、爱心的

3、呵护,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因此,教师的基本功、学识、能力和爱心、耐心都是促成课堂高效、一片和谐的前提。否则再好的剧本,三者支离破碎,“惨剧”的生成不容置疑。 二、良好课堂生态的关键:课堂要有张力,实现自我探究和认知过程的无缝衔接数学是为孩子们长远发展和社会需要服务的,让数学回归本真与简单,适时创设有价值的数学情境,从孩子的角度去想问题,正确认识学生的发展潜力,找准学生的认知点,留给学生足够的认知空间,产生探究的欲望,经历由困惑到明了的过程。我们要做的就是当认知出现错误或失衡时,不失时机的引导探讨,达到新的平衡。曾听过一节观摩课:教学“圆周率”,这位老师设计了生动形象的动画,新

4、颖独特、漂亮、吸人眼球,但是任何设计都是他自己的一厢情愿,并想方设法强加给学生。整节课下来尽管有情景创设、学生操作、小组讨论、思考总结、数学文化、数学反思,很完整,甚至看似完美,但是学生根本学不到数学本质的东西,更谈不上兴趣和知识的升华,都浮于形式,学生对测量方法没有思考过程,是老师强加给予的,学生测量数据出现误差他避而不谈,这样的课还不如学生完全自学。其实这节课的教育意义深远:画曲为直思想方法的渗透,平均数的意义,学生求真态度的培养,对知识的完美追求都是一个人文素养的培育过程,甚至对数学文化的延伸、理解以及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励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可是这个老师错过了,还扼杀了

5、学生们的这些潜质。如果我们关注数学的结构与算理多于关注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如果我们总试图训练孩子们的“专家思维”,那么“高分低能”的潜藏毒性不到初中就致学生奄奄一息了。所以,摈弃那些人为的“刻意”与“做作”,呈现张力课堂,实现自我探究和认知过程的无缝衔接。三、良好课堂生态的重心:开发学生思路,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力促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数学的价值不在模仿而在创新,数学的本质不是知识而是思想。数学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是一个遵照指令进行程序操作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地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曾记得特级教师黄爱华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课伊始,教师让学生自己预

6、习,然后提自己想提的问题,有个学生提的问题竟然是“怎么让井盖才能掉下去?”这是他课前没有预设到的,但是他顺着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总结,他不回避学生提的任何问题,而是像朋友一样和学生讨论、交流,多思维、多角度的寻找最好的解决方法。整节课下来近90分钟,可是学生越学越热烈,似乎都忘记了下课,要不是时间关系,他们都不愿意走,这是怎样的一个课堂艺术?课堂不受时空限制,生态课堂就应该是一个理性思考的过程。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回避教学中可能存在的矛盾现象和问题,任何时候对待教学都要灵活,多角度的考虑问题,难以解决的问题不能一味只求结果,应正确认识到问题长远价值,探究和思考的价值

7、,甚至可以反退为进,力促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用真爱点燃课堂生命,让真实体现课堂生态,用真诚进行课堂交流,呈现真正和谐课堂!所有的教育时机都要我们用爱心去捕捉,用爱心去营造。爱是春天,冰雪靠近它就会融化;爱是音乐,生命靠近它就会舞蹈;爱是清泉,心灵靠近它就会湿润。只有充满爱心的教师,才会尽力地去走近学生,寻找机会与他们交谈,聆听他们的倾诉。才会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不同层次学生个体,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不同层面上体验到学习的快感。尤其是对一些后进者,更会去挖掘他们的闪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