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框架结构

资本论框架结构

ID:43101539

大小:18.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6

资本论框架结构_第1页
资本论框架结构_第2页
资本论框架结构_第3页
资本论框架结构_第4页
资本论框架结构_第5页
资源描述:

《资本论框架结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第十三章机器和大工业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第四篇的结构;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概念;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管理的二重性理论;了解简单协作、有分工的工场手工业及机器大生产如何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进步以及从生产关系上资本对劳动的控制的逐步深化;了解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对比马克思的企业理论和新制度学派的企业理论。学时分配:4课时第一节本章把机器看成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来研究。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说明工业革命完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获得了与其相适应的物质基础。所以,本章已经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

2、物质技术基础上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了。一、机械业和大工业本章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机器大工业发展过程,以及这一发展过程所引起的阶级对抗的发展和机器大工业在彻底摧毁旧的生产方式,使全部社会生产发生革命变革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工农业的新结合、消灭三大差别,建立新的教育制度和家庭关系等。二、本篇内容的逻辑关系本章10节,分为三个部分:1——4节,讲述机器的发展,机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将机器和机器的资本主义的使用分开;5——7节,讲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斗争;8——10节,资本主义占

3、领各个生产领域,使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三、讲解1.机器的发展机器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过程。一、机器资本主义使用的本质和目的二、机器的发展过程四、讲解2.机器的价值向产品的转移一、机器使产品更加便宜二、机器使用的资本主义界线五、讲解3.机器生产对工人的直接影响(a)资本对补充劳动力的占有。妇女劳动和儿童劳动(b)工作日的延长(c)劳动的强化六、讲解4.工厂现在我们转过来考察工厂的整体,而且考察的是它的最发达的形式。中心思想是:资本主义工厂中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工人是机器的附属物。

4、(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特征(二)资本主义工厂的实质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特征以后,开始进入到对资本主义工厂的实质的考察。分为三个方面: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1.劳动条件支配工人在工厂内取得了其完成形态2.资本主义工厂管理制度的本质3.资本主义工厂劳动的物质条件的恶化第二节一、讲解5.工人和机器之间的斗争本节重点说明由于机器驱逐劳动,破坏劳动者的生活条件而引起工人反对机器的斗争。分为三层意思:(一)工人和劳动资料之间的斗争是在资本主义使用机器以后开始的。(二)工人为什么起来反抗机器二、讲解6.

5、关于被机器排挤的工人会得到补偿的理论“游离补偿”理论:这是资产阶级经济学者的庸俗的理论。资本主义生产由于采用新机器或者是扩大旧机器,一部分可变资本转变为不变资本,这是“束缚”资本并从而“游离”工人的活动,而一些资本主义的辩护士们却相反地把这种活动说成是为工人游离资本。“游离补偿”理论认为,被一个劳动部门排挤出去的工人会在另外一些部门找到工作。三、讲解7.工人随机器生产的发展而被排斥和吸引。本节通过批判资产阶级学者为资本主义使用机器所作的辩护,阐述了由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发展的周期性而使工人受到的排斥和

6、吸引。并用英国棉纺织业发展的历史材料,证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使工人在就业上和生活上的无保障和极端贫困是工人阶级不可避免的命运。第三、四节一、讲解8.大工业所引起的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革命本节论述了机器生产的普遍化过程。考察了大工业所引起的工场手工业、手工业和家庭劳动的社会关系方面的革命影响,以及资本控制下的工场手工业和家庭劳动者的悲惨状况。二、9.工厂法(卫生条款和教育条款)。它在英国的普遍实行主要研究作为大工业必然产物的工厂法的普遍实行,促进了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一)工厂法中的卫生条款和

7、教育条款工厂法的制定,是社会对其生产过程的第一次有计划的反作用。它是大工业的必然产物。在谈到工厂法在英国普遍实行之前,先提一提英国工厂法中与工作日的小时数无关的某些条款。1.工厂法的卫生条款撇幵卫生条款中使资本家容易规避的措辞不说,它的内容也是非常贫乏的,实际上只是就粉刷墙壁和其它几项清洁措施,通风和危险机器的防护等做出一些规定。我们在第三卷里还会谈到,工厂主曾怎样进行疯狂的斗争。为了迫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最起码的卫生保健设施,也必须由国家颁布强制性的法律。还有什幺比这一点更能清楚地说明资本主义生

8、产方式的特点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按其本质来说,只要超过一定的限度就拒绝任何合理的改良。2.工厂法的教育条款尽管工厂法的教育条款整个说来是不足道的,但还是把初等教育宣布为劳动的强制性条件。这一条款的成就第一次证明了智育和体育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可能性。正如罗伯特﹒欧文那里看到的,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资本论》第一卷法。发挥: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