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人才结构分析及招聘策略

集团人才结构分析及招聘策略

ID:43102627

大小:156.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5

集团人才结构分析及招聘策略_第1页
集团人才结构分析及招聘策略_第2页
集团人才结构分析及招聘策略_第3页
集团人才结构分析及招聘策略_第4页
集团人才结构分析及招聘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团人才结构分析及招聘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集团人员结构分析及招聘策略进入2012年以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竞争关键就是人才的竞争,同时,这种竞争态势不是短时间的竞争,而是一种长期的竞争态势。因此,这种人才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转化为了人才储备、优化人才梯队的竞争。为此,在对集团现有人员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合理的人才招聘措施,才能使企业源源不断的得到适合本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梯队。一、集团现有人员结构分析【一】集团管理、技术人员年龄结构老化,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主要制造型生产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年龄偏大,未来5-10年间这部分管理人员中将有一定比例的人员面临退休、疾病等问题,会对集团的管理水平上

2、升带来不利影响。(表1)1、集团管理人员主要是31-50岁年龄段人员为主,其比例占到总体管理人员的61.21%,其中31-40岁之间的人员只占到三成,而作为企业未来发展基石的青年管理人员才有13.2%,已经出现了一定的程度上的青黄不接现象。52、集团的中青年(25-40岁)管理人员中,目前,处在各企业及集团各部门主要领导上的不多,多数还处在业务骨干或副职的岗位上,需要企业加大对这部分人员的充分利用,在合理的契机,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二】集团管理、技术人员学历结构呈现两极分化状态,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及初中以下学历的人员基本在对等状态,但还是以初中以下学历人员居多。同时,全集团具有助理级

3、以上职称的人员只占全部管理、技术人员的9.7%,管理的专业性呈现一定的不足。1、学历结构出现两极分化后,部分管理岗位就会出现高专业素养人员从事低端岗位,低专业素养人员勉强从事中高端岗位,长此以往就会造成高学历、高素质人员自身价值得不到认可,导致离职的出现,而勉强从事的人员往往因为力不从心,造成所在岗位工作长期处于犯错误、改正错误的恶性循环之中,给企业上升发展带来制约。2、集团所招聘的人员与岗位实际需要配备有不一致现象,某些岗位只需要高中学历就可以满足的,企业也提出要招聘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就会影响到岗位人员对其所做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或是需要高中以上学历人员才能完成工作的岗位,却招聘了初中学

4、历的人员,形成了小马拉大车的局面,岗位人员疲于应付,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5【三】集团管理、技术人才储备较为匮乏,现有管理、技术人才只占集团总人数的16.17%,多数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都身兼数职,尤其在集团的制造型企业中,此种现象尤为突出,同时,在一些关键性岗位上,多数只有1人任职,极少数有2-3人一同任职的现象。1、一人身兼数职,长期在高压力、高脑力强度下工作,会使劳动者本人身心俱疲,此种情况很难通过员工自身的调节得到缓解,长期下去就会对工作产生厌恶情绪,进而导致不良离职的出现。2、由于关键性岗位人才储备的不足,则会造成现岗位员工离职后,因为受到招聘周期和新入职员工适应新环境的影

5、响,该岗位的工作或多或少会出现一定的真空现象,增加了企业承受因此形成的工作失误的风险。3、由于人才储备的不足和现有人才结构的弊端,企业时常处在应急式招聘环境下,企业的招聘成本、人才培养优化成本均比较高,而且受到时间紧、任务重的影响,企业的人才引进决策就会出现一定的偏差,为未来的不良离职埋下伏笔,形成了离职、招聘、再离职的恶性循环。二、未来集团人才引入、培养设想及措施【一】总体设想:一是为企业储备年轻、高素质的管理、技术人才后备力量;二是面对日趋严峻的市场环境,未雨绸缪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储备工作。1、各企业要做好管理、技术型岗位的工时、工作量进行核定工作,对于某些岗位存在的高压力、高强度工作

6、量现象进行统计,适当对此种岗位进行人员的储备式培养,一是缓解现有岗位员工的工作压力;二是对于可能出现的疲劳性离职现象,做好人才的储备预防工作。2、针对人才梯队年龄老化、知识结构两极分化的现象,应在未来引入管理培训生岗位,通过各种招聘渠道(尤其是校园招聘),全集团每年引入5名左右的优秀应届毕业生,每名培训生在入职前两年中,在集团内各企业不同岗位轮职,期满5不合格者进入脱岗培训(直至辞退),合格者可以直接委派到各企业相关岗位任职,但失去提前晋升管理层的机会,优秀者可在第三年转为储备干部,派驻到需要的企业进入管理层工作。3、不断优化集团各企业上至管理层、下至业务层人员的整体素质,对于集团内各制造

7、型企业(建材、金盛、油厂、服装企业等)的技术岗位员工要逐步将人员由以初中以下为主提升至以中专、技校为主的层次,随着员工知识能力的提升,其对于专业设备操控的能力将有所加强,对于企业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生产技术革新,可以加快学习、熟练操控的速度,减少因人为误操作造成的不良生产比例。4、面对集团中部分来料加工型企业和订单型企业日趋严峻的市场环境,在未来这些企业的业务转型将会到来,因此,建议集团应引导各企业提前做好转型前的人才储备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