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第10章从粒子到宇宙全章教案

粤沪版物理第10章从粒子到宇宙全章教案

ID:43130964

大小:148.23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9-26

粤沪版物理第10章从粒子到宇宙全章教案_第1页
粤沪版物理第10章从粒子到宇宙全章教案_第2页
粤沪版物理第10章从粒子到宇宙全章教案_第3页
粤沪版物理第10章从粒子到宇宙全章教案_第4页
粤沪版物理第10章从粒子到宇宙全章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粤沪版物理第10章从粒子到宇宙全章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十章从粒子到宇宙一、课标要求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解读:该标准要求学生能说出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这些内容建议用多种形式来描述原子、分子模型,如“用图形、文字和语言描述原子、分子模型”。2.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热运动的一些特点。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解读:从可以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不可直接感知的事物,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这里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分子的热运动,还要初步接触这种方法。《标准》中

2、例1的目的除了使学生认识分子的热运动外,还有对学生的表达与交流能力的要求。例挖开多年堆煤的地面,会看到地面下一定深度的土层带有黑色一一这表明煤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扩散到地面的土层中了。3.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解读:该标准笫一点是要求学生能够说出原子核式模型。可以通过“观看介绍物质世界的音像资料”,或通过图片、文字等了解原子核式结构。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神奇的微观世界,这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该标准第二点是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探

3、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如19世纪70年代汤姆生通过阴极射线管实验发现了电子,20世纪初卢瑟福通过Q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科学家们还相继发现了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到了20世纪屮叶又提出质子和屮子都是由更小的夸克粒子组成等等。通过各种形式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微观世界,使其感受探索的乐趣,领悟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二.本章教材分析1.本章概述本章教材包括两部分:即探索微观世界和宇宙两个方面。具体有如下内容:介绍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宇宙的探索历程和在此过程屮采用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知道分子、

4、原子、原子核、电子、质子、屮子、夸克、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等概念,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太阳系、宇宙的结构,知道原子结构的汤姆生“枣糕模型”和卢瑟福“行星模型”,知道托勒玫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口心说”两种宇宙模型。通过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和宇宙的历程,学习和领会猜想、建立模型、数学、观察等科学方法。本章自成体系,其屮许多内容在科学发展史和人类思想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人们对原子结构的研究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传统观念,哥白尼的日心说为挑战神学和教会的统治提供了科学理

5、论武器。这些内容不仅可以在知识上开阔学生的视野,在科学方法上熏陶渐染,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由于物质的微观结构难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得到,宇宙Z大难以想像,使得本章内容不像其他章节的内容那样直观形象。但本章许多内容对学生而言都比较新奇,富含探索意识,具有故事性和趣味性,如古人关于物质结构的“五行说”、“四元素说”,屮国、印度和古埃及人想像的宇宙图景,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过程等,学生往往对此具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究思索热情,这对于学好这些内容是很有利的。本章教材的编写思路是基

6、本按照人类探索的历程展开,从身边看得见的物体开始探索研究,探索微观世界由大到小,探索宇宙由小到大、由近到远。对于微观世界首先从德谟克里特的猜想开始,到阿伏加德罗发现分子,进一步介绍了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然后由分子而原子,由原子而电子、原子核,由原子核而质子、中子,由质子、中子而夸克。对于宇宙则从地球开始,然后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宇宙)。这种编写思路既符合人类的探索历程,同时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逐步建立微观世界和宇宙的图景。本章涉及科学史的内容较多,而教师平常人多对此注意的

7、较少。备课时,教师要详细阅读有关的资料,理清人类探索的过程、思路和一些主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学屮要注意利用本章教材的特点,充分发挥这些内容在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和熏陶精神等方面的作用。本章与现代科技密切相关,如火箭发射、宇宙探索等,这也是提高学生兴趣的重要素材。本章内容虽然学生大多具有浓厚的兴趣,但并不直观形象,需要较强的想像力,因此教师应尽量利用各种形象化的媒体手段,如图片、录像、课件、视频等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这样既可提高学生兴趣,乂可帮助学生形彖化地建立微观世界和宇宙的图景。另外,增加让学生用

8、语言、图形、图表等描述微观世界和宇宙的练习活动,也是行Z有效的手段。总之,形象化的内容呈现方式和激发学生想像是教好本章的关键。本章教学的重点:物质的微观结构及其尺度;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电子的发现;关于原子结构的汤姆生“枣糕模型”和卢瑟福“行星模型”的内容,以及这两个模型的提岀和实验验证;宇宙的结构和尺度;托勒玫“地心说”和哥白尼“日心说”的内容。本章教学的难点:分子动理论知识需要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运用抽彖和想像,具有一定难度。电子的发现和原子模型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