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康复治疗学考点

传统康复治疗学考点

ID:43136509

大小:49.0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26

传统康复治疗学考点_第1页
传统康复治疗学考点_第2页
传统康复治疗学考点_第3页
传统康复治疗学考点_第4页
传统康复治疗学考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康复治疗学考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传统康复治疗学考点传统康复治疗学定义:指在屮医理论指导下,于伤病早期介入,以保存、改善和恢复患者受伤病影响的身心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的一系列传统治疗方法和措施,它包括中医针灸、推拿、屮药内外治法以及传统太极拳、八段锦等。经络:是经和络的总称。经,又称经脉,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屮纵行的主干。络,又称络脉,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別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八会穴: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所汇聚的8个脸穴。脏会章门、腑会中皖、气会膻屮、血会膈脸、精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十二经脉

2、:12正经别经筋经皮部P20奇经八脉:奇经有八,即督脉、任脉、带脉、冲脉、阴,阳跷脉,阴,阳维脉。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全身气血盛衰的作用。足阳明胃经循行路线:循行部位: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两侧(迎香穴),上行至鼻根部,旁行人跟内角会足太阳膀胱经(睛明穴),向下沿鼻的外侧(承泣、四白),进入上齿龈内,复出绕过口角左右相交于亥页唇沟(承浆穴),再向后沿着下颌出大迎穴,沿下领角(颊车穴),上行耳前,经额弓上行,沿着前发际,到达前额(会神庭穴)。手少阴心经循行路线:起于心中,走出后属心系(心与其他脏腑相连的脉络),向下穿过

3、膈肌,络小肠。分支:从心系分岀,挟食道上行,连于目系(目与脑相连的脉络)。直行者:从心系出来,退回上行经过肺,向下浅出腋下(极泉穴),沿上肢内侧后缘,过肘中,经掌后锐骨端,进入掌屮,沿小指梯侧,出小指梯侧端(少冲)。针刺得气: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脸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谓Z得气。意义:是施行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也是判定患者经气盛衰、病候预后、正确定穴、行针手法、针治效应的依据。气至病所:气至病所,指针刺感应通过一定的手法,到达了病痛部位。同病异治,是指

4、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点,以及病人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一样。异病同治,则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候,因而可以采用同一方法治疗。配穴法:一、按经脉配穴法1•本经配穴法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该脏腑、经脉的喻穴配成处方。如咳嗽取中府、太渊;急性胃痛取足三里、梁丘;下肢外侧痛,取环跳、阳陵泉。2.表里经配穴法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取该经和其相表里的经脉脸穴配成处方,如胃痛取三阴交、足三里。原络配穴法是典型代表,如咳嗽取合谷、列缺。3•同

5、名经配穴法是将手足同名经的脸穴相互配合的方法,如牙痛取台谷、内庭,肝气郁结证取太冲、内关。二、按部位配穴法1.上下配穴法是指将位于腰部以上或上肢的脸穴与腰部以下或下肢的脸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临床应用广泛,如眩晕上取百会,下取太冲;咽痛上取鱼际,下取太溪。八脉交会穴的配合应用是典型代表。1.前后配穴法是指将人体前部和后部的脸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主要指将胸腹部和背腰部的脸穴配合应用。本法主要用于治疗内脏疾病,如膀胱疾患収中极、秩边,咳嗽収膻中、风门。《灵枢•官针》所指的"偶刺〃属本法的范畴。俞募配穴法是典型代表,如肝俞配期门治疗肝的疾

6、患。2.左右配穴法是将位于人体左侧和右侧的脸穴配合应用的方法,如急性胃痛取双侧梁丘,血瘫取双侧合谷。但本法不限于左右取同一个脸穴,如左侧偏头痛取左侧的太阳和右侧的外关,也属于左右配穴。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灵枢•官针》中的“缪刺〃、“巨刺〃属本法的范畴。颈项疼痛的针灸处理治则:祛风散寒,疏筋活血穴位选择:大椎、后溪、天柱、颈椎夹脊操作:单用针刺,泻法或平补平。寒症所致局部加灸法。注意事项:在积极应用各种手段缓解颈项疼痛的同时,要嘱咐患者平时应注意正确的睡眠姿势,枕头高低要适屮,枕于颈项部。并注意颈部保暖,避免风寒Z邪侵袭。长期伏

7、案或低头工作者,要注意颈部保健。工作1~2小时后要活动颈部,或自我按摩局部,放松颈部肌肉。针灸异常情况的处理晕针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使患者平卧,注意保暖,轻者仰卧片刻,给饮温开水或糖水后,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在上述处理基础上,可刺人中、素醪、内关、足三里,灸百会、关元、气海等穴,即可恢复。若仍不省人事,呼吸细微,脉细弱者,可考虑配合其他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预防:对于晕针应注重预防。如初次接受针刺治疗或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虚弱者,应先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对针刺的顾虑,同吋选择舒适持久的体位,最好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

8、轻。若饥饿、疲劳、大渴时,应令进食、休息、饮水后少时再予针刺。医者在针刺治疗过程中,要精神专一,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神色,询问病人的感觉。一旦有不适等晕针先兆,应及早采取处理措施,防患于未然。滞针处理:若病人精神紧张,局部肌肉过度收缩吋,可稍延长留针吋间,或于滞针脸穴附近进行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