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印用油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丝印用油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ID:43144386

大小:177.74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9-26

丝印用油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丝印用油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丝印用油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丝印用油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丝印用油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丝印用油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丝印用油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丝印用油墨项目概论第二章丝印用油墨项目规划及生产规模第三章丝印用油墨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第四章主要建(构)筑物建设工程第五章技术方案与设备的选择第六章环境保护第七章丝印用油墨项目节能分析第八章组织机构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第九章丝印用油墨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十章丝印用油墨项目经济评价第十一章丝印用油墨项目综合评价第一章项目概论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项目名称:丝印用油墨生产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3、项目承办单位:淮安某某有限公司二、项目拟建地址1、项目规划地址淮安某某工

2、业园区2、项目建设地社会经济分析坚持高点定位,重点发展;创新驱动,开放发展;市场主导,统筹发展;高端突破,融合发展;多元推进,联动发展;集群集聚,集约发展六大原则,实施“促创新、强载体、优引资、提服务”四大发展策略,制定了“十三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实现产值超3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4.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0%o到2020年,培育年销售产值超10亿元以上的企业50家,亿元企业达到200家。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3、达到2.3%,力争达到2.5%,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重达90%o到2020年,构建20条技术含量高、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志性产业链,优势互补、特色鲜明、集聚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框架基本形成。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一核两区”的空间布局,“一核”即以淮安市区和洪泽县北部地区为市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核,包括淮安市区和洪泽县,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主要功能载体,也是带动市域乃至苏北更大腹地发展的集聚辐射中心;"两区”即向南辐射的南部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展区,包括吁目台、金湖县城及马坝、旧铺、戴楼、银集、涂沟等镇,是承

4、接长三角核心地区产业转移以及对接长江经济带的重点片区。向北辐射的北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区,包括涟水县城、涟水机场产业园以及高沟、红窑等镇,是对接“一带一路”及沿海开发战略的重点产业培育片区。三、项目提出的背景1、“十三五”期间产业政策的重点应该是两个方面,一是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完善要素市场机制。相对于一般商品市场,我国要素市场改革还相对比较滞后,“十三五”期间要大力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具体涉及农民工市民化改革,打破基础产业垄断、特别是行政性垄断,提高资本市场配置效率,推进科研体制改革,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等各个方面

5、;二是优化创新生态、完善创新驱动机制、激励创新行为,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对创新行为要给予更大的空间和尽可能的包容。2、落实好《中国制造2025》,必须发挥好我们的制度优势。要加快建立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工作机制,在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下,充分发挥战略咨询委员会的决策支撑作用,调动各方力量,瞄准重点领域,狠抓关键环节,实化政策支持,扎实稳步地推进各方面工作。我们正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上,制造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正在清晰地铺展开来。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把战略定力、方针指引、路径方向、政策支撑统一于制

6、造强国“三步走”战略的伟大实践,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四、报告研究范围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研究、分析和预测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与建设规模,并提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项目能否实施做出一个比较科学的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十个方面:1、确定项目建设总平面布置方案。2、确定产品生产规模和工艺技术方案。3、确定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4、确定原材料、燃料及动力的供应。5、确

7、定公用工程设施建设方案及供水、供电方案。6、确定企业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7、项目实施进度建议。8、确定环境保护及劳动安全卫生保障措施。9、分析技术、经济、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情况。10、预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国民经济评价。五、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1、近十年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增强了我国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从国内看,建国60多年来,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1952年的17.6%提高到2014年的35.85%,增加了1倍多,促进我国工业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性

8、转变。从国际对比来看,199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为2.7%,居世界第九;到2000年上升到6.0%,居世界第四;2007年达到13.2%,居世界第二;2010年为19.8%,跃居世界第一。自19世纪中叶迄今,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历程,我国又重新回到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2、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要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