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芽征”CT影像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树芽征”CT影像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ID:43150969

大小:1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9-27

“树芽征”CT影像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_第1页
“树芽征”CT影像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_第2页
“树芽征”CT影像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_第3页
资源描述:

《“树芽征”CT影像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树芽征”CT影像在肺结核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肺结核”树芽征”的病理表现为结核菌经气道播散而形成,表现为细支气管壁浸润、增厚、扩张、腔内充满干酷坏死样物质和小叶中心的干酪坏死及实变。它是结核菌经支气管播散的一种特征性影像表现,一般发牛在7-9级以下的细支气管,故只有在CT/HRCT±才能够显示。以双肺中下叶多见,通常结节边缘清晰,结节较大时可模糊。分支状线影常呈树枝状,粗细不均匀,边缘可光整或不光整。两者相连,状如树芽。”树芽征”常和肺内其它影像表现同时存在,如支气管扩张时,常和“印戒征”、“轨道征”、囊

2、状影等同时存在;肺结核可与纤维索条影、片状浸润影、结核球、结核空洞及钙化影共存。若以”树芽征”与其他较特异征象,如支气管壁增厚及小空洞形成共同判读并结合临床资料,将有助于肺结核的鉴别诊断。”树芽征”在支气管炎性疾病中很常见。很多病原微生物可引起支气管的炎症,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结核分枝杆菌及真菌。当感染扩散至CT上能够检出时,最早表现为2mm~4mm小叶中心结节及树枝状线样影,即”树芽征”。“树芽”的终末从代表终末细支气管及肺泡管的病变,而茎干代表小叶中小支气管的病变。在肺结核诊断中,见到”树芽征”说明

3、病变是新近出现的,而非陈旧性病变,代表结核扩散或具有活动性。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树芽征”并不具备病原特异性,所有病原微牛物感染时病理上出现细支气管炎症、细支气管扩张及分泌物阻塞,CT都可出现”树芽征”并非结核杆菌所特有。如感染性疾病、支气管扩张、急性全细支气管炎、肿瘤和吸入刺激性物质引起的疾病。主气道的曲霉菌感染中,约14%-34%的病例在CT上表现为小叶中心结节及线样影时,也可表现为”树芽征”。弥漫性全支气管炎CT扫描可见支气管壁增厚及”树芽征”。肺转移有时也出现”树芽征”,病理证实为瘤栓阻塞肺小动脉,并

4、出现扩张。活动性肺结核存在“三多”征象,即“多病灶、多形态、多密度”。“多病灶”是指肺结核可以同时累及肺的多个叶段。“多形态”是指肺结核可以同时存在斑片状、结节状、条索状及空洞影像。“多密度”是指肺结核可以同时存在渗岀性病灶、纤维化病灶、硬节及钙化病灶。如果肺结核没有呈现典型的“三多”征象,而是出现其屮的部分征象,这时如有”树芽征”出现,则肺结核的诊断成立。如同时发现在小叶中心部位有成簇的或呈玫瑰花瓣样分布的腺泡结节存在,则诊断更加确定。结核菌含量大时,结核菌经气道播散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树芽征”在活动性肺

5、结核的总出现率为60-70%o结核球”树芽征”少见,一般仅在球体形成前出现,具有明显的远端分布特点,随病情好转,干酪化病灶包膜形成后,支气管播散的机会会大大减少。结核球的卫星病灶和”树芽征”在形态和分布上较为相似,提示这两种影像表现可能有共同的发生基础。“树芽征”的出现提示肺结核病情正处于恶化和进展之中,可作为判定肺结核活动性的特征性影像。其形态和分布有以下特点:1)“树芽征”常为继发性影像,很少单独出现,一般均合并斑片状、结节状、条索状、空洞阴影;2)“树芽征”多先于空洞所在肺叶出现而后出现于其他肺叶或肺

6、底。究其原因尚待进一步观察;(3)“树芽征”具有跨叶分布和对侧分布的特点;4)“树芽征”结节周围的毛玻璃样阴影提示结核病处于渗出性病理过程,是活动性结核病的又一影像特点。总Z,在诸种肺结核CT征象屮,“树芽征”是新发、复发播散性肺结核最常见和最具特异性的影像学征象,它在肺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