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山东省邹城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2019届山东省邹城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地理试题

ID:43160846

大小:182.4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28

2019届山东省邹城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地理试题_第1页
2019届山东省邹城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地理试题_第2页
2019届山东省邹城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地理试题_第3页
2019届山东省邹城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地理试题_第4页
2019届山东省邹城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地理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9届山东省邹城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地理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9届山东省邹城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地理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30题,共60分)2018年寒假,北京的康同学到东非攀登乞力马扎罗山,从山脚下的Moshi镇出发,一周后,于当地时间2月15日&00成功登顶,当日正值中国春节除夕。图甲为东非地区图,图乙为康同学在登山过程中手绘的乞力马扎罗山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冋答第1〜3题。1.康同学攀登乞力马扎罗山期间A.恰逢中国农历惊蛰节气前后B.登顶时刻恰好看到日出东南地平线C.当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D.登顶时刻北京的家人开始收看春晚2.图乙信息显示A.登山线路所在坡向的基带为热带雨林带B.M区域的自然植被类型可能是常绿阔叶林C.从山麓到山顶

2、,热量和水分条件逐渐变差D.海拔越低,人类对植被开发利用强度越人3.图甲所示地区A.裂谷带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消亡边界B.山地多为断块山,山顶岩石主要受风力作用C.季节性湖泊水位的变化主要受山地融雪影响D.受地势起伏的影响,河流水系形态呈放射状气象学上一般认为一天当中最低气温往往出现在日出前后。日出时间随纬度、经度及季节不同而不同,因而日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季节也存在差异。下图为我国某地日最低气温出现时间变化图,读图回答4〜5题。1.最低气温有时也会出现异常,如果当地日最低气温出现在9时,可推测日出前后至9时A.有强对流天气B.有浓云覆盖C.出现微风或静风环境D.有暧锋

3、到达2.此地可能位于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B.黑龙江省东部C.四川省西部D.河南省中部植被覆盖度反映植被的茂密程度。华北地区生态区可划分为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左下图示意华北地区的三类生态区分布,右下图示意植被生长期内华北地区三类生态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据此完成6〜8题。3.左图中代表森林生态区、草原生态区和农业生态区的分别是A.乙、丙、甲B.乙、甲、丙C.甲、乙、丙D.丙、乙、甲4.曲线II明显有两次峰值,是因为A.太阳一年直射两次B.草场过度放牧C.作物一年两熟D.一年两次雨季&与其他生态区相比,右图中I曲线代表的生态区突出的气候特征有A.积温高B.年降水量少C.年

4、平均风力小D.太阳辐射弱大约在800万年前,冰川融水带着泥土通过贝拉库勒河注入太平洋,在出海口遇到太平洋地热温泉,冰川泥被温泉揪动像沸水那样翻滚在百丈冰层之下。百万年后,在海底形成了约40英亩细如雾、柔似棉的冰川泥,这是加拿大独有的美容护肤品原料。读加拿大冰川泥分布区示意图,完成9〜10题。9•冰川泥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B.海浪侵蚀C.冰川堆积D.流水堆积10.目前,贝拉库勒河的主要补给方式为A.大气降水B.湖泊水C.冰川融水D.地下水读鄱阳湖周边德安气象观测站和鄱阳气象观测站年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日变化图(正距平为西风,负距平为东风),完成11〜13题。11・有关两气象观测站风

5、向的判读正确的是①德安气象观测站8-19时吹西风②德安气象观测站19时•次口8时吹西风③鄱阳气象观测站11-21时吹东风④鄱阳气象观测站21时■次口11时吹东风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2.造成两气彖观测站昼夜风向变化的原因是A.湖陆的面积差异B.湖陆的湿度差异C.湖陆的热力差异D.湖陆的海拔差异12.白天,自徳安气象观测站至鄱阳气象观测站作等温血图,下列正确的是A.B.C.D.青岛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海水淡化”的模拟实验(左图),右图示意当日透明水箱内外气温变化。据此完成14〜15题13.左图获取淡水过程屮,主要模拟的水循环的环节是①蒸发②降水③水汽输送④径流A.①

6、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4.当日,最容易获取淡水的时段是A.0时左右B.6吋I'可左右C.12时左右D.18时左右土壤是由气候、植被、人类活动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在一定地域空间形成了气候一植被一土壤相对应的整体性分布特征。淋溶灰褐土分布区的降水量偏高(一般大于650mm),土壤的脱钙作用明显,钙质含量较低。下图示意祁连山某山峰南北两坡土壤垂直带谱分布模式。据此完成16〜18题。15.该山峰的林带主要分布在A.2000—2600m的南坡B.2200—2600m的北坡C.2600—3000m的北坡D.2600—3000m的南坡16.导致两坡带谱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坡

7、度C.海拔D.坡向17.该山峰3000米以上,两坡带谱差异较小的原因是①上半部气候寒冷,人类活动彫响弱②两坡面积较小,植被多样性减少③两坡距离近,水热交换作用增强④上半部空气稀薄,两坡光照充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古湖堤的形成是河流、湖泊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是吉兰泰盐湖古湖堤示意图,古湖堤呈线状或条带状分布,实测宽度在5・100米不等。某考察队在其中一条古湖堤(道口梁)上钻孔取样发现淡水螺贝等化石。据此完成19〜21题。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