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

ID:43175003

大小:46.86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9-27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试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学者冯天瑜说:“西周的封邦建国实现了以姬姓为主的贵族阶层、被征服的臣仆、封地土著三种人的结合,突破了(以前)纯粹的血缘组织框架。据此可知,分封制A.利于通过地缘政治加强统治B.是典型殷人血缘政治的延续C.加强了西周的中央集权制度D.是西周时期的官僚体制创新【答案】A【解析】【详

2、解】根据材料,“被征服”、“封地土著”、“突破纯粹的血缘”等信息可知,分封制是有着典型的地缘政治的特征,故A项正确。西周时期分封制并不是延续商朝血缘政治,故B项错误。西周时期尚未实现中央集权制度,C错误。分封制没有突出突破血缘,并不是官僚体制的创新,D错误。2.“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中央的丞相与地方的郡守掌民事,中央的太尉与地方的郡尉掌军事,中央的御史大夫与地方的郡监则掌纠察。材料反映了A.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体制B.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C.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D.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说明的是中央有的相关职能部门,在地方都有对

3、应的机构,所以职责分配比较顺畅合理,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故C项正确;据题干和所学,“开创中央集权制度”不是秦朝而是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题干中没有表述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故B项排除。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D。3.宋代,朝廷对土地买卖、典当基本不加干预,仅办理法律手续、缴纳交易税即可。“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对于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为松弛。这些现象A.源于宋代租佃关系的普遍化B.体现了对社会管理的无序化C.顺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D.表明了“抑商”政策的松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表述之意为

4、政府对土地买卖的频繁,职业更换的管理松弛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C正确。土地买卖和租佃关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故A错误。对社会管理的无序化不符合材料主旨,B错误;古代社会一直厉行重农抑商政策,并不是松弛,D错误。4.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说:“(李贽的学说)被认为缺乏前后一致的完整性。他的学说破坏性强,建设性弱,他没有创造一种思想体系去代替正统的教条。”李贽学说有如此局限的原因主要是A.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文化钳制B.李贽缺乏创造的决心和能力C.社会不具备接受改造的条件D.没有出现可供他借鉴的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李贽的学说“缺乏完整性、破坏向强建设性弱”的特点是时代的产物

5、,明初虽然中国社会有些新的因素的发展,但是整体上旧的社会非常健全完整稳定,故C项正确。A项中,“文化钳制”只是其学说不完整的文化因素,原因表述不完整。李贽非常有决心和勇气去改造,故B错误。李贽的学说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心学的思想,所以“没有可借鉴的思想”错误,故D错误。5.徐中约说:“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最能体现文中所述的中国历史时期是A.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B.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C.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D.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答案】C【

6、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可知,本题要找出中国社会在哪个时期社会力量最复杂交错,二十世纪初,中国社会各种力量、各种思潮层出不穷,处于社会转型的动乱时期,故C正确。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和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还没有出现民族资本主义,所以力量不够多元,故A、B项错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新中国初期,三大改造逐渐完成,中国实现独立和初步建立计划经济,所以,力量的复杂性也不如二十世纪初,故D项错误。6.有关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A.日本侵略者阻止南京国民政府北伐B.国民政府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围剿C.徐州会战中中国军队大败侵华日军D.中

7、共发动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役【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图中有“台儿庄”、“临沂”等信息,即可得出此图是台儿庄战役形势图,台儿庄战役属于抗战时期徐州会战一部分,故C项正确。日军阻止国民政府北伐典型的冲突是“济南惨案”,故A刺配。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主体在大别山,与地图中的地点不符。故B项错误。解放战争的徐州会战是以徐州为中心,主要战役地点有“碾庄、双堆集、陈官庄”等,故D项错误。7.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中指出,新中国在60年代的经济政策,“提出社会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