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共有篇目知识梳理

2016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共有篇目知识梳理

ID:43177189

大小:79.4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8

2016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共有篇目知识梳理_第1页
2016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共有篇目知识梳理_第2页
2016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共有篇目知识梳理_第3页
2016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共有篇目知识梳理_第4页
2016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共有篇目知识梳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共有篇目知识梳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16年中考语文复习之共有篇目知识梳理(共17篇)1、《范进中举》(小说)作者简介:吴敬梓,清代小说家。《儒林外史》是一部章回体长篇讽刺小说,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它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的真实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的腐朽性,强烈地抨击了罪恶的科举制度,并涉及了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等,客观上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题目点明了小说的主要人物(范进)和事件(中举)。课文以“范进中举”为线索展开情节,安排结构。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毒害。内容结构:本篇小说的中心事件是范进中举。全文扣住中心事件,按时

2、间顺序组织材料,先写范进中举前的情形,再写中举后的情况。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全文可分为范进中举前、后两部分。《范进中举》写了腐儒范进突然中举的前后变化,主要写了三个人物:范进、张乡绅和胡屠户。1・范进:小说主人公范进,表面上呆头笨脑,穷困愚陋,逆来顺受,酸气十足;内心里却热恋功名,追求利禄,奴性十足,卑怯懦弱。从他身上,可以看出科举制度的腐败和对读书人的毒害。他半生贫穷困乏,有时到了断炊挨饿的境地。他连考二十多次,没能进学。受人冷遇,遭人歧视,好不容易到54岁才勉强进了学,算个秀才。他丈人胡屠户骂他“现世宝”。他也只唯唯诺诺,怯懦地回答:“岳父见教的是。”有时被骂得“摸门不着”,甚至把臭痰吐

3、他一脸,也没半点儿脾气。穷困并未使他那腐儒的呆气和酸气减退,即使在急待卖鸡买米时,也还是“一步一踱”,“东张西望”,并不着急。同时,他又名利熏心,拼命追求举人、进士,热衷做官为宦。他饱经科场打击,受尽了冷嘲热讽,但并未使他追求功名的热心减退。到了54岁的晚年,仍然以“童生”资格,在腊月寒风中,披着破烂的麻布直裱,冻得哆哆嗦嗦,去考秀才。家里穷得无钱买米,他还要到处借钱凑盘缠,去考举人。当他骤闻中了举人,激动得无法控制,竟然疯了,真是可怜、可叹又可笑。说他呆头呆脑,又不尽然。范进见了地主豪绅,就露岀了一副媚骨,竭力拉拢巴结。会到了张乡绅,满口是“久仰老先生”,“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

4、尽力谄谀奉迎,奴性十足。最后,范进这种百无一能、迂腐呆蠢的人,很快就做起了官老爷,掌握政权,管理百姓。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封建官场的黑暗。2•张乡绅:小说中另一个重要人物张乡绅,是一个老奸巨滑的人物,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典型代表。他笼络范进,还为了收买帮凶,扩大自己的势力,壮大地主豪绅的声威,达到其鱼肉乡民、称霸一方的目的。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剥削阶级的反动虚伪而又狡诈卑劣的面目。3•胡屠户:小说另一重要人物胡屠户,做卖肉生意,受剥削阶级影响较深,有很重的市偿习气。他学就了随风转舵、看人下菜的坏习惯,养成了巴结富贵、鄙薄贫困的势利眼。胡屠户属于小市民阶层,还有自私自利、见钱如命的特点。从胡屠户

5、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些趋炎附势之徒的丑态。主题思想:作品以范进中举为中心展开故事情节,借范迸因乡试中举而疯痴的经过,把各种人物搬到生活的舞台上,刻画科举制度下士人沉重的精神负担,揭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迫害,并以胡屠户及乡邻对范进前倨后恭的态度,反映当时社会趋炎附势、世态炎凉的可耻风气,并进行辛辣的讽刺。写作特点: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语言神态动作细腻;细节描写紧扣环境,人物性格表现主题;展开了多角度对比,具有极强讽刺效果;描写夸张讽刺深刻,揭露科举制度罪恶;层次清楚,段落分明;用语通俗,修辞多样。2、《孔乙己》(小说)内容结构:小说以酒店小伙计“我”的见闻为线索,“我”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人。

6、孔乙己是这个没落社会里的一个下层知识分子,他的身份在咸亨酒店显得很特殊。他和那些做工的短衣帮们同样站着喝酒,但是他却认为自己是读书人而看不起体力劳动者。孔乙己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份,竟一直不肯脱掉那“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忘显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还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只有当人们触到他灵魂深处的疮疤——“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才感到颓唐不安,意识到自己的沦落和低微。在封建社会受科举制的影响,“学而优则仕”一直是知识分子的人生理想。在这样封建教育的熏陶下,孔乙己自然鄙视体力劳动,至于经商营业,更

7、是令他不耻。“君子固穷”既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他沦落社会的“挡箭牌”。他虽写得一笔好字,但好吃懒做,不会营生,以至讨饭。不得已去做些偷窃的事,遭人嘲笑,被人毒打,却偏偏要涨红了脸去争辩,说“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死要面子,最后落到被打折腿的惨境。人的性格是复杂的,孔乙己也一样。他虽然干些偷偷摸摸的勾当,但是品行却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比如讲信誉,从不拖欠酒钱;他看不起劳动者,以读书人自傲,但是对孩子却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