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南十校2017届新高三摸底联考卷语文试题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7届新高三摸底联考卷语文试题

ID:43178750

大小:183.2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28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7届新高三摸底联考卷语文试题_第1页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7届新高三摸底联考卷语文试题_第2页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7届新高三摸底联考卷语文试题_第3页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7届新高三摸底联考卷语文试题_第4页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7届新高三摸底联考卷语文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江南十校2017届新高三摸底联考卷语文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江南十校2017届新高三摸底联考卷语文试题木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艺文之末品——民间书信赵宪草中国古代书信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入之间的往来,就现存文献来看,当在秦汉之后,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史家通常将《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相提并论,因为阐发《史记》写作的动因和宗旨是它们的共同主题,对于研究司马迁的人生阅历和史学思想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二者属于完全不同的文体,导致其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大相径庭。其中,关于"李陵之祸〃的

2、表述最为明显。前者面对知己任少卿,从个人立场岀发宣泄私人真情,直抒胸臆,慷慨激昂,无所顾忌;后者从公众立场岀发表达自己的修史大志,严谨得体,语气平缓,措辞讲究。这就是〃书"与"文"的不同,即民间书信和公牍文的不同:《报任安书》之所以是〃民间书信"而不是〃公牍文〃,首先在于它是个入私情的充分倾诉,即所谓〃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而在《太史公自序》中,对自己的身心造成重大创痛的"李陵之祸",只能深深地掩埋在纸背文后。另外,《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均有司马迁的家世及阅历的自述,以表达自己编修《史记》的缘由和动因,但其叙事的策略和语调却大相径庭。《太史公自序》虽然名曰"自序〃

3、,实则是假借他人视角进行叙述,即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报任安书》就不同了,作为致友人的书信,不可能采用第三人称叙事r第一人称"是所有书信文体无以选择的叙事视角,从而为宣泄个人感情预设了〃无障碍通道〃。就此而言,民间书信作为最典型的"第一人称文体〃:’私语真情"是其区别于一切公牍文体之最显著的特点,是民间书信之所以被文学史所接纳的重要原因。"私语真情〃之所以是书信文体之“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就在于它的个人化和情感性,即"个体情感"本身的文学属性。它不需要像宏大叙事作品那样必须借助于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本身就是个体情感的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从而为民间书信进入文学世界开具了最

4、便捷的通行证。包括情书、家书等一切民间私人书信具备自身特有的"安全言说”的文体形式,所诉说的情感往往不能外言,是私密的。这也是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之所以动人和诱入之处,它只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和知己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先验地预设了一种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就此而言,现代电信、E-nail和网络对话只延续了书信的实用功能,作为〃私语真情"的文体属性已经稀释或隐退。书信的言说实际上是在说〃不可(与他人)言说之说〃。而’说不可说之说'’恰恰就是文学的言说,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当然,书信的言说同文学的言说尽管都是〃说不可说之说",但是并非意味着可以将二者等而

5、同之: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书信也就具备了不同于文学的文学魅力:它以现实的私密性诱发了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其现实的而不是虚构的真实赢得了类似于文学的动情力。当然,书信的’艺术性"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成因,诸如语言修辞、行文格式、笔墨书法,以及信笺、信封和邮票的艺术设计等,甚至包括整个邮政事务在内的传递活动,都包含丰富的审美因素和艺术趣味,这些因素和趣味显然游离于书信的实用价值之外,是书信的艺术性之所在。但是毫无疑问,在书信的所有艺术性因素中,〃私语真情〃是其最具文学诱惑力的内在成因。(节选H《民间书信及其对话艺术》,有删改)1.下列关于《报任安书》和《太史

6、公自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报任安书》和《太史公口序》将阐发《史记》写作动因和宗旨作为它们的共同主题。A.《报任安书》和《太史公白序》文体性质上的不同,可视为民间书信和公牍文的不同。B.《报任安书》和《太史公口序》均口述家世及阅历,以交代编修《史记》的缘由和动因。C.《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叔事策略和言说方式的差别在于“李陵之祸”的表述。1.下列对“私语真情”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私语真情”是民间书信区别于一切公牍文体的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文学史接纳民间书信的重要原因。B.“私语真情”是书信文体“文学性”的主耍标志Z—,原因在于书

7、信具有个人化和情感性这一文学属性。c.“私语真情”本身直接显露或H由宣泄个体情感,不像宏大叙事作品需要借助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D.“私语真情”往往不能外言,有私密性,这种特点使得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冇了动人和诱人之处。2.根据原文内容,卜-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古代书信在秦汉Z后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Z间的往来,进入文学世界,就现存文献来看,应当发端于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B.一切民问书信的言说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对象间的--种对话,它先验地预设了一种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