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ID:43179268

大小:112.97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9-28

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历史试卷期中考查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有学者认为:“法家之学在先秦诸子中是最为新颖的,但亦有落伍之处。国家利社会的利益,只是在一定的限度内是一致的,过此以往,便相冲突。法家不知此义,误以为两者始终是一致的。所以说法家的思想,也是落伍的。”这一认识的主旨是()A.揭示了法家国家社会利益并重的实质B.批判了法家的专制思想C.辩证分析了法家在统一国家中的作用D.否定了法家的进步意义2.孟子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而董仲舒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

2、下受命于天子。”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3.“其为学,大抵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竭其精力,以研究圣贤之经训。所著书有《大学中庸章句》《论语孟子集注》”。材料中所说的历史人物在儒学史上的地位是()A.奠定了儒家学派的基础B.使儒学取得官学地位C.更新了儒学的理论体系D.开一代朴实学风先河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凡章奏进呈,六科给事中主之,给事中以白宰相,宰相以白天子

3、,同议可否。天子批红,天子不能尽批,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可见他()A.反对君主传子而不传贤B.主张宰相与君主地位平等C.主张恢复相权制约君权D.继承了传统儒家君臣学说5.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A.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C.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6.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针对中国古代史书有关日食的记录指出: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该材料

4、表明在中国古代()A.天人感应的思想影响深远B.历代史学家多能秉笔直书C.君权神授的观念深入人心D.日食和统治状况息息相关1.北宋文学家苏轼说:“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宋诗话全编・苏轼诗话》)这体现了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何种认识论()A.知行合一B.格物致知C.致良知D.经世致用2.《中国孤儿》是伏尔泰根据元代戏剧《赵氏孤儿》改编,他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在舞台上“传授孔子道德”,并称自己这部作品为“五幕孔子的道德戏”。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希望向中国学习的根本目的是(

5、)A.利用儒家伦理道德规范重建欧洲道德秩序B.以儒家“仁”“礼”的思想规范君主的行为C.继承儒家平等理念宣扬法律

6、Ri前人人平等D.以儒家思想反教会思想专制倡导理性自由3.梁启超说:“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古学复兴”主要的历史影响是()A.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桎梏B.构建了新社会的蓝图C.使人们具有了自主意识D.挑战了教皇的权威4.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山而妨碍他人的自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対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

7、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这是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B.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D.两人对如何获得自山平等的主张不同11・“那些伟大的宗教运动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首先在于其禁欲主义的教育影响,而它们的充分的经济效果,一般地讲,只有当纯粹的宗教热情过去之后,才会显现出來。这时,寻求上帝的天国的狂热开始逐渐转变为冷静的经济德性;宗教的根慢慢枯死,让位于世俗的功利主义。”这表明宗教改革()A.倡导功利主义B.有助经济发展

8、C.提倡人文主义D.反对因行称义12・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认为文艺复兴是一个在艺术、文学还有哲学等方面的“类革命”。这些变化仅仅影响了为数很小的富有的少数人,而欧洲人口的大部分的生活相对于中世纪基木没有改变。这种观点()A.认为文艺复兴的实际影响有限B.肯定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革命C・指出文艺复兴的内容脱离群众D.强调文艺复兴的资本主义色彩13.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中,“因信称义”被人们真正的接收起来。所谓“因信称义”,就是内心真诚,外在不论,只要内心信仰上帝,都可以得到上帝的救赎。“因信称义”被人们“真正接受”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渴望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