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第一讲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原理第一讲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ID:43179286

大小:311.50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10-01

教育学原理第一讲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_第1页
教育学原理第一讲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_第2页
教育学原理第一讲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_第3页
教育学原理第一讲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_第4页
教育学原理第一讲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原理第一讲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简介一、课程名称“教育学原理”课程在中国的高等师范学院又称“教育概论”、“教育一般原理”、“教育学”;在国外的教育学院,又称“教育理论”(theoryofeducation)或“教育的理论基础”(foundationofeducation)。二、课程历史1.230多年的历史;2.第一位教授此课的人是特拉普(Trap);3.哲学家康德(Kant,I.)于1776-1777、1786-1877年间两度教授此课程;4.1898年,我国的京师大学堂始开设此课程。三、课程价值1.课程的理论价值(1)是学习其他教育学科的基础;(2)帮助学习者学会思

2、考教育问题;(3)熟悉一些重要的教育思想流派;(4)掌握教育知识发展的最新动态。2.课程的实践价值(1)检讨原有的教育观念;(2)分析当代教育改革中的一些基本问题;(3)树立现代教育的信念;(4)有益于学习者健康人格的完善和生活目标的反省。四、课程目标1.情意目标促使学习者反思自己对于教育的常识性态度和信仰,形成符合社会未来发展要求的新态度和新信仰。2.认知目标帮助学习者掌握人类教育知识的传统以及现代教育的基本概念、命题和原理,建立合理的教育知识结构。3.行为目标培养学习者从事教育科研、调查、评论、咨询等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习惯。五、学习建议1.广泛阅读教育名

3、著、教育期刊2.关注现实教育改革,对教育问题保持一种高度的敏感性3.努力思考教育问题4.善于交流和对话5.在教育研究中进行学习六、阅读文献1.教育政策类(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条例》(4)《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5)《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6)《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7)《中国教育发展报告》(蓝皮书)(8)《世界教育报告》(每年度)2.教育名著类(1)中国:《论语》、《学记》、《中庸》、《大学》、《师说》、《劝学篇》、《中国教育的改造

4、》、《梁漱溟教育文选》、《晏阳初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文选》,等等。(2)西方:《理想国》、《教育漫话》、《大教学论》、《爱弥尔——论教育》、《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的教育》、《林哈德和葛笃德》、《斯宾塞教育论著选》、《教学与发展》、《教育诗篇》、《帕夫雷什中学》、《教育过程》、《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小原国芳教育文选》,等等。3.教育专著和教材类(1)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2)孙喜亭著:《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成有信主编:《教育学原理》,河南教育出版社,19

5、93。(4)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5)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6)大河内一男著:《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9)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0)石中英著:《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教育专业杂志(1)《教育研究》(2)《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

6、科学版)(4)《教育研究与实验》(5)《高等教育研究》(6)《教育理论与实践》(7)《比较教育研究》(8)《清华教育研究》(9)《教师教育研究》等等第一讲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概念与对象(一)“教育学”的概念及其演化1.pedagogue---pedagogy---education----educology2.pedagogue---Padagogik---Erziehungswissenschaft3.教学法——教育学——教育科学——复数的教育科学(educationalsciences)(二)“教育学”的三层含义1.作为一种教材的“教育学”2

7、.作为一门课程的“教育学”3.作为一种学科门类的“教育学”(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问题的价值2.关于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不同观点(1)教育现象;(2)教育规律;(3)教育事实;3.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4.教育问题的性质(1)教育问题的生成性(2)教育问题的社会性(3)教育问题的价值性二、教育学的创立与发展(一)教育学的萌芽1.教育学萌芽时期的特征:2.以习俗的认识为主3.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4.没有专门的教育学语言5.有关教育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之中6.人类早期的教育智慧(二)教育学的创立1.教育学创立标志(1)对象方面:教

8、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2)概念方面:形成了专门的教育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