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临汾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ID:43191571

大小:3.57 MB

页数:9页

时间:2019-09-27

临汾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1页
临汾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2页
临汾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3页
临汾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4页
临汾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汾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临汾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一、区位及范围规划所涉及的临汾市中心城区位于临汾市总体规划(2009-2020)中所规定的中心城区的核心地带,也是临汾市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核心区域。临汾中心城区地处汾河东部,所含面积约为14.17平方公里,其东部以横贯临汾南北的铁路为界,南侧边界为南外环路,西侧则以正在修建的中大街作为边界,北侧的边界稍微复杂一些,其边界道路由西向东依次为:向阳西路、鼓楼北大街、坂下路、建设路和北外环路。 二、功能定位根据《临汾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的要求,结合中心城区现状发展条件与区域发

2、展需求,将临汾中心城区功能定位为:依托中心城区综合功能集聚的优势,结合新城发展,适当疏解中心城区部分职能,将中心城区建设成临汾市城市核心,以居住生活和商业服务为主导性功能,成为晋南区域级商业消费中心、休闲娱乐为主的公共活动中心。 三、总体结构与功能布局1、空间结构规划总体布局结构为:“一金核、一绿环、四轴带、多组团”。2、“一金核”一金核——指由鼓楼南北大街、解放路、平阳街和贡院路围合而形成的商业、休闲娱乐综合功能核。规划通过改造,提升商业、休闲娱乐服务功能,成为临汾老城的核心;3、“一绿环”一绿环——指依托现存古

3、城墙遗址规划绿色开敞空间带,形成环绕中心城区的绿环。通过绿环的建设构建老城独特的绿化景观构架;4、“四轴带”四轴带——指沿鼓楼南北大街和鼓楼东西大街形成的空间发展轴,引领整个老城片区的空间发展;沿信合路和平阳街形成的功能发展带;5、“多组团”多组团——指多个居住社区。规划通过对居住用地的规划梳理和社区组织的重构,形成多个居住社区,每个社区通过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为居民提供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服务。四、土地使用规划1、居住用地规划(1)居住社区划分居住用地共767.22公顷,占总用地的54.1%。其中二类住宅用地4

4、92.08公顷,配套设施用地和中小学幼托用地为106.97公顷,商住混合用地168.17公顷。规划居住用地划分为10个居住社区,每个居住社区人口3万人左右。居住社区内又按照居住小区规模划分成若干个基层社区,每个基层社区人口控制在1万人左右。(2)教育设施配套依据《临汾市市区教育设施布局规划》(2008-2020),本次规划根据以下指标,计算本区内中小学学生人数和学校规模:幼儿园(含托儿所)35人/千人,每班30人,人均用地约15m2,配建结合基层社区设置,可作为住宅开发的一部分,做到统一规划、同步建设;小学90学生

5、/千人,每班45人,人均用地约18m2;初中45学生/千人,每班50人,人均用地约20m2;高中45学生/千人,每班55人,人均用地约25m2。规划配置14所中学、20所小学和34所幼儿园,其中1所高级中学、5所完中、5所初级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公共设施用地规划规划形成片区中心――社区中心――基层社区中心三级中心体系。(1)片区中心根据临汾城市总体规划,未来通过人口和功能的疏解,临汾中心城区将成为临汾市主要的商业服务中心。本次规划在鼓楼周边区域,特别是鼓楼以东、解放路以南、贡院路以北、平阳南街以西区域,通

6、过功能置换,减少其中的居住用地,增加商业、商办等服务功能用地,形成城市商业中心,同时也为老城片区提供商业、文化休闲服务。(2)社区中心社区中心作为居住社区内部主要开放空间,为社区居民提供休闲、交流、购物场所。社区中心绿地可在社区中心结合公共设施集中或分散布置,并考虑一定面积的广场作为居民平时交流的场所。社区中心公共设施包括文化娱乐、体育、行政办公、社区服务、社会福利、医疗卫生、商业金融服务、邮电等设施,根据居住社区规模及周边具体情况可适当增加或调整部分公共设施内容。社区中心应集中布局,用地规模原则上控制在3—5公顷

7、,其中公共设施用地3—4公顷、绿地1—2公顷,社区级公共设施以集中的3万居民为主要服务对象,居民可在步行7—8分钟、自行车3—4分钟以内到达。(3)基层社区中心基层社区中心应集中布置,用地规模控制在6000—7000平方米,其中公共设施用地约2000—3000平方米,公共绿地约4000平方米,基层社区公共设施的服务0.5万—1万左右居民,可实现居民在步行3—4分钟内到达。3、交通体系规划在中心城区内规划形成方格网形式的主干路格局,在此基础上,加密支路,加强道路微循环系统建设,提高道路路网密度。主干路系统由“五横两纵

8、”网络构成。“五横”——由北向南依次为:坂下路、解放路、鼓楼东西路、信合路、南外环路;“两纵”——由西向东依次为:鼓楼南北大街、迎春路。其中,南外环路、信合路、坂下路、迎春街为主要货运通道,鼓楼南北大街、鼓楼东西路、解放路为生活性干路。次干路分流主干路交通,联系片区内部交通,同时可服务于城市的各种用地,以生活性功能为主,交通功能为辅。其中,平阳南北街、西赵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