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

案例分析-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

ID:43194855

大小:1.29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10-02

案例分析-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_第1页
案例分析-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_第2页
案例分析-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_第3页
案例分析-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_第4页
案例分析-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_第5页
资源描述:

《案例分析-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案例分析近几年中国的海外并购失败率高达70%,而导致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对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潜在的法律风险防范不够。中海油收购美国尤尼科(UnocalCorp.)失败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因文化与管理风格差异,最后导致双龙破产,上汽损失惨重。而相对于联想收购IBM-PC业务,是比较成功的,这也为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与经验。一、前言联想集团有限公司(LegendHoldingsLtd.)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联想是一家极富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由联想及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所组成。

2、联想集团是一间极富创新性的高科技公司,秉承自主创新与追求卓越的传统,联想持续不断地在用户关键应用领域进行技术研发投入。二、联想集团有限公司IBM是个人电脑及笔记本电脑的创始人。在其抛售全球PC业务的时候已是连年亏损。2001年亏损3.97亿美元,2002年为1.71亿美元,2003年为2.58亿美元,而2004年上半年已亏损了1.39亿美元。这使得公司高层抛售PC部门的想法更为坚定了。三、IBM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和IBM签署了一项重要协议,联想集团宣布以1.7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PCD)。2005年5月1日,中国联想集团正式宣布收购IBM

3、全球PC业务,新联想的PC业务越占全球市场的8%,一下跃居为世界第三电脑制造商。IBM将持有联想集团约19%的股份。四、收购背景五、收购事件分析收购优势对于联想而言,可以利用IBM在国际上的资源,打进国际化市场。而又由于IBM在国际上的名气,使得Lenovo这个牌子在国外也在沉默中爆发了。对于IBM而言,抛售其PC业务使其脱离了亏损的尴尬局面,而且又找到了接手其PC业务的公司,使其影响力在市场上依旧不减。联想此次收购IBMPC业务可谓是蛇吞象,无论是在销售队伍还是在产品研发上都存在着很大的挑战。在并购的3年时间里,联想的销售额逐渐增加,然而,就在联想对此次整合看起来一帆

4、风顺之时,2008年,联想业绩出现明显下滑,利润出现大幅亏损。截至2009年3月31日,其营业收入为149亿美元,同比下滑8.9%,净亏损2.26亿美元。这是联想历年来最大的一次亏损。可想而知,并购的道路崎岖,并购之后的道路更崎岖。六、收购劣势七、收购后存在的挑战首先就是关于品牌的风险,IBM–PC是个很响亮的名字,而在收购之前联想的名气远不如IBM,这使得美国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质量及售后服务会感到疑惑。其次还有企业文化磨合的问题。管理层会更加国际化,多元化。文化差异将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走向。上汽双龙的联姻就是很好的例子。八、收购后国际市场营销策略从产品品牌上看从销售渠道

5、看1+1>2的协同作用。联想可将其PC客户介绍给IBM,IBM可将其IT客户介绍给联想,从而实现客户资源的共享以达到1+1>2。从产品促销看强化产品组合和客户群、拓展全球行销网络以及积极的市场推广策略实现了业绩的增长通过一系列的海外推广和广告宣传;成功实现了“Lenovo”品牌的海外上市通过市场互补有效地促进了终端销售,各种广告、宣传、营销策略的结合观念的转变在保留Thinkpad等高端品脾原有的产品设计和广告宣传的同时,联想结合国际化的产品组合和市场布局为“Lenovo”品牌注入一系列全新的品牌元素九、结论与分析无论未来的成功与否,联想并购IBM是一项勇敢的尝试,中国

6、企业开始进行国际化的竞争,为未来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化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跨国并购使强强联手,取长补短,资源与技术共享,给企业带来了活力和更多的机遇。但是又面于有机整合和文化差异等的挑战,这次并购也存在不少风险,对于新联想来说克服并购所带来的重重困难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