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从自然界中获取铁和铜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时训练18从自然界中获取铁和铜1.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止确的是()A.赤铁矿:Fe2O3B.铜绿:CuOC.磁铁矿:Fc3O4D.铝土矿:A12O3解析:常见矿物质的主要成分及某些化学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要能对号。铜绿的化学式是Cu2(OH)2CO3o答案:B2.某磁铁矿石200t,经分析其中含有铁元素86.9to则磁铁矿中Fc3O4的质量分数为()A.50%B.60%C.65%D.70%解析:依据含有铁元素86.91可计算含有Fe3O4120.0t,则磁铁矿中FesOq的质量分数为60%。答案:B3.联合国卫牛组织经过考察和研究,认为我国使用的铁锅是有
2、益于人类健康的理想炊具,并向全世界推广。其主要原因是()A.价格便宜,不易生锈B.铁锅含有碳元素C.京调的食物中留有人体需要的铁元素D.传热慢,保温性能好答案: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铜一般用电解法进行冶炼B.铝可用金属钠还原的方法大量生产C.金属钠一般用电解法进行生产D.用焦炭还原铁矿石得到的铁是纯铁解析:金属铜应使用热还原法进行冶炼,但要用电解法进行电解精炼;A1虽然可用金属钠还原出来,但这样冶炼成本太高,一般使用电解法冶炼;金属钠还原性强,一般还原剂无法将它还原出来,所以使用电解法冶炼;高炉炼铁得到的金属铁含有较多杂质,主要含碳。答案:C
3、5•实验室欲使1.6g氧化铁完全被还原,事先需准备的C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应为()A.336mLB.672mLC.大于672mLD.小于672mL解析:根据题意,设完全还原1.6g氧化铁消耗标准状况下的CO气体体积为匕则高温Fe2O3+3CO2Fe+3CO2160g3x22400mL1.6gV160g3XZZ40QmL1.6g=VV=672mL因为反应前后都要通入CO气体,所以实际需要的CO在标准状况下体积应大于672mL。答案:c6•普通铜器时间稍久容易出现铜绿,其主要成分是Cu2(0H)2C03o而闘明园流失的牛首、猴首和虎首这三件1760年的铜铸国
4、宝在250多年后看上去仍然熠熠生辉不生锈,下列对其原因的分析,最可能的是()A.它们的表面都电镀上了一层耐腐蚀的黄金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它们表面的铜绿被酸雨溶解洗去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小,因此不易被氧化D.它们是含一定比例金、银、锡、锌的铜合金答案:D7•我国古代曾用火烧孔雀石和焦炭混合物的方法炼铜。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其冶炼方法是()A.焦炭还原法B.湿法炼铜C.铝热还原法D.电解冶炼法解析:孔雀石受热发生分解反应[实为Cu(OH)2,CuCO3的分解反高温高温应]:Cu2(OH)2CO32CuO+H2O+CO2To由CuO炼
5、铜,可用焦炭还原法:C+2CuO2Cu+CO打;虽然也可用铝热还原法,但既浪费能源(高温),又浪费铝,经济效益差;况且我国古代既没有A1,也没有掌握冶炼A1的技术,故C项不选。我国古代没有电,故不可能用电解冶炼法;Cu2(OH)2CO3和CuO都不溶于水,没有强酸,也不可能采用湿法炼铜。答案:A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硬铝B.黄铜C.钢铁D.水银答案:D9.在一定条件下可实现如图所示物质之间的转化。请填写以下空白:(1)孔雀石的主耍成分是CuCO3Cu(OH)2(M式碳酸铜),受热易分解。图中的F是。⑵写出明矶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
6、子方程式:o(3)图中所得G和D都为固体,混合后在高温下可发牛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⑷工业上采用高温冶炼黄铜矿的方法获得铜,第一步反应为2CuFeS2+O2=Cu2S+2FeS+SO2t,若1mol0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molo(5)电解B时每生成1molD,同时生成niolE。解析:据题给信息可以判断出A中含NaA102,;5t淀为A1(OH)3jB为Al2O3oF为CCh,G(固体)为CuO。D(固体)为A1,E为02。CuFeS2中Cu为十2价,Fe为+2价,S为・2价,Cu2S中Cu为+1价,故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只有CuFeS2中
7、S元素,且由・2价到+4价,由此计算转移的电子数。答案:(1)CO2(1)A13++40H'^A10,+2H2O(2)3CuO4-2AI=3Cu+AI2O3(3)6(5)0.759.某地产孔雀石的主要成分是Cu3(0H)4C03o(1)试写出该孔雀石高温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试以(1)屮所得金属氧化物为原料,分别采用湿法冶炼和高温冶炼的方式制取金属铜。供选择的试剂有:①木炭,②铁屑,③生石灰,④稀硫酸,不得另选其他试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湿法冶炼:、_(可不填满,也可补充,下同)B.高温冶炼:、_<>—亠高温答案:(1)Cu3(OH)4COs3
8、CuO+2H2OT+CO2T(2)A.CuO+H2SO4CuSO4+H2O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