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语文:古代送别诗鉴赏

2016届高三语文:古代送别诗鉴赏

ID:43208295

大小:286.0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9-10-02

2016届高三语文:古代送别诗鉴赏_第1页
2016届高三语文:古代送别诗鉴赏_第2页
2016届高三语文:古代送别诗鉴赏_第3页
2016届高三语文:古代送别诗鉴赏_第4页
2016届高三语文:古代送别诗鉴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6届高三语文:古代送别诗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送别诗鉴赏学过的送别诗举隅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李白《赠汪伦》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高适《别董大》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送别诗名句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送别空间:长亭、渡口、南浦、灞陵、古道送别意象:1、柳(折柳送别):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折柳送别的习俗产生于汉代,产生原因大体有三点:一则,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二则,“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三则,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2、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

3、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鸿雁传书。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故事,故鸿雁在古代诗文中常代指书信。3、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羁旅思归(1)杜鹃花相传为杜鹃血染成。后世即以杜鹃啼血来喻悲苦之情,或多用作离愁的寄托。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悲愁的象征物。(2)由于其叫声古人认为有“不如归去”的意象,又与思乡念家的情感相连。4、酒——促人亢奋,引人抒怀——富于想象,借酒抒情——豪放洒脱,

4、借酒浇愁5、日暮: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夕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诗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并且,傍晚时分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6、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光易逝,情意绵绵——怀古思念、爱恨情长(1)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流水一去不复返,故古人常以流水喻时光的流逝,慨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2)悠悠流水,延绵不绝,千年未变,诗人常以流水喻感情的绵远、

5、悠长、无尽。7、月: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游子思妇月——连结古今,连结异地——感叹时光流逝,追思历史——豪放洒脱者游子思妇,彻夜难眠,惟有天上的明月相伴,此时,月亮的清清冷冷跟游子思妇内心的寂寞冷清揉和到一块。再加上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相关联。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送别诗常见思想情感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别离之后的孤寂山高路长的担忧命运遭遇的感慨常用抒情手法直接抒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间接抒情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寓情

6、于景,情景交融想象、联想(虚实结合)1.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译文:猿猴啼叫,送行的人已散尽,落日挂在了江头。我独自伤心,而水也自顾自地流。同是被贬的臣子,而你却被贬得更远。旅途中只有万里青山相伴着你的一叶孤舟。(1)找出诗中点明伤心原因的词语。由伤心可以联想到杜甫《登高》中直抒悲凉之意的哪个句子?(2分)(2)一、二两句诗中“猿啼”、“水自流”表达了同病相怜的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3)最后一句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7、感情?(4分)青山万里一孤舟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1)找出诗中点明伤心原因的词语。由伤心可以联想到杜甫《登高》中直抒悲凉之意的哪个句子?(2分)【参考答案】逐臣万里悲秋常作客(2)一、二两句诗中“猿啼”、“水自流”表达了同病相怜的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参考答案】“猿啼”以声音来渲染凄清氛围,主客双方心境悲凉;(2分)“水自流”以水的无情反衬人的有情,极写无可奈何的伤别流放之情。(3

8、)最后一句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参考答案】借景抒情、对比。(2分)翘首远望,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万里路上,同情对方更不幸的遭遇。(2分)2.(2010天津卷)读两首唐诗,按要求作答。(6分)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峡口飞花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友人。送蜀客雍陶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峡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