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西方美学史对美的本质的探索

第2章、西方美学史对美的本质的探索

ID:43220839

大小:489.0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10-04

第2章、西方美学史对美的本质的探索_第1页
第2章、西方美学史对美的本质的探索_第2页
第2章、西方美学史对美的本质的探索_第3页
第2章、西方美学史对美的本质的探索_第4页
第2章、西方美学史对美的本质的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2章、西方美学史对美的本质的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二章、西方美学史对美的本质的探讨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得出的结论“美是难的”一语成谶。在西方美学史上这一问题的答案众多,并无最终结论.甚至有人取消这一问题。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分析美学否定美的本质问题20世纪奥地利哲学家、美学家维特根斯坦说:“美学这个题目,就我所见的而言,这个题目完全被误解了.如果你能考察一下使用‘美的’这个词的句子的语言学形式,那么你就会发现对‘美的’这一词的用法,甚至比其他绝大部分的词更容易被人误解.‘美的’这一词是个形容词,所以你就会误解地去说‘这件东西有一种美的特质’.”按维特根斯坦的观点,“美的”就像“好的”、“可爱的”这些词一样,“它们最初是作为感叹词来使

2、用的”.维特根斯坦主张:在美的本质问题上,这一语言游戏只有“家族相似”,而无共同的规则和特征.西方美学史上研究美的本质的三种角度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二、从客观现实、物质属性认识美三、从社会生活来认识美一.从精神上来探索美的根源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克罗齐、弗洛伊德(一)柏拉图:大哲学家、大教育家.建有柏拉图学园,存在达九世纪,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学者.A.美学理论:1.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提出“美是什么”的问题.2.主张美来源于美本身,即美的理式.(世界存在的依据也来源于理式.“理式说”.)B.理论贡献与不足:理式论:柏拉图论爱情(1)爱情就是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人原本生活于理式世界,是

3、男女两性同体的,后因犯罪被下降到尘世,因世人保留有对上界理式世界的记忆,所以人会寻找自己的另一半.事物包括美的事物都是摹仿理式而产生的,美的事物摹仿美的理式.——床有三种:床的理式,木匠做的床,画家画的床.(2)柏拉图式爱情.从爱某一个美的形体开始,明白形体美的形式是不变的;关注心灵的美,跟从美的心灵受道;关注行为制度的美;重视各种学问知识的美,最后达到最高的学问——以美的理式为对象的知识.“美貌能保持很久吗?”他答:“变化很快.我并不是说女人好像黄昏的风景,随着太阳的沉没而不断改变,但是这个比喻几乎是对的.真正的青春,妙龄贞洁的青春,周身充满了新鲜的血液,体态轻盈不可侵犯的青春,这个时

4、期只有几个月.”贡献有:1.努力追问美本身,区分了“什么是美的”和“什么是美”.2.讨论了各种美的定义.启发思考,批判错误观点.如美不是恰当,美不是有用等等.错误有:1.客观唯心主义错误.美的理式来自于对客观的美的认识.2.割裂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美的理式存在于客观的美的事物中.(二)康德:德国大哲学家、美学家.1724至1804,出生于德国的哥尼斯堡小城.一生单身.生活多彩但极有规律.早上5点钟起床,喝茶、写作、讲学、散步都有固定的时间,如钟表一样准时.墓前至今鲜花不断,哥尼斯堡小城的习俗,青年男女结婚,一定要到康德墓前献花.1790年出版《判断力批判》是其美学代表作.1.观点:审美的

5、规定是鉴赏判断的主观原则——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原则.(1)事物的形式引发了人的想象力与知性或理性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统一,引发了主观愉快.——形式美学(2)鉴赏判断的愉快是自由的愉悦——非功利性美学.不同于功利愉快,因为功利愉快是个人性、肉体性的;不同于认识的愉快,因为认识的愉快是强制后的结果,不可以重复;不同于道德的愉快,因为道德的愉快也是意志强制的结果.2、贡献与不足。比如家境平凡,长相普通,并不聪明伶俐的女孩,善良上进.引发了文学创作者的自由想象.她遇到了高大英俊的富家公子.富家公子因为讨厌出于金钱、家庭地位考虑的爱情,而对朴素真诚的女孩产生了好感.最终女孩麻雀变凤凰、丑小鸭变白天

6、鹅.再比如出身贫寒,地位低微的笨小子,善良努力.引发了文学创作者的自由想象.他因为偶然的原因,获得了武林秘籍或者武林至宝,成为一流高手,制止了武林浩劫,赢得美女芳心,从此笑傲江湖.2.贡献与不足:(1)审美与功利(实用功利与道德功利)、概念无关.审美活动独立了,但审美与真、善的联系削弱了——审美其实是有功利意义的,它以客观功利为前提,它能完善人格.(2)审美的依据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原则,这肯定了审美主体的能动性,但是主观唯心主义的.(3)审美鉴赏判断是普遍的,能够要求别人的赞同,但这只是主观的普遍性——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三)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理念哲学:与柏拉图比较,同是

7、客观唯心主义美学.但黑格尔的理念与个别有联系;同时理念是运动变化中的,不是静止的.理念是世界历史运动变化的规律.它以感性的艺术形象(特别是人的形象)在艺术中表现出来;以精神信仰在宗教活动中表现出来;以哲学概念在哲学认识中表现出来.黑格尔美学的贡献与不足.1、体现了理性与感性的统一.黑格尔揭示了理性与感性在美中的统一关系.但这种统一是以理性为基础的,所以是唯心主义的.2、认识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黑格尔强调理念内容与感性表现形式的统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