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 详细讲解

逍遥游 详细讲解

ID:43233781

大小:5.34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10-05

逍遥游  详细讲解_第1页
逍遥游  详细讲解_第2页
逍遥游  详细讲解_第3页
逍遥游  详细讲解_第4页
逍遥游  详细讲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逍遥游 详细讲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新课程必修课件甘肃省秦安一中安红明制作逍遥游庄子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增加文言积累,训练理清思路、把握文旨的能力。2.初步了解庄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形象化说理的风格。领略庄子散文想象丰富、思路纵横、气势非凡、汪洋恣肆的特点,欣赏其浑莽开阔的意境美。3.理解本文的主旨,文章为了强调“无所待”的观点,从反面提出问题,紧紧扣住“有所待”论证,最后给以否定,提出正面主张。4.能一分为二地恰当评价庄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为什么要逍遥?(正确评价庄子的逍遥观)教学难点:什么是真正的逍遥?(谁才是逍遥的呢?)课时安

2、排:2-3课时课前预习:1、利用网络、书籍等途径查找关于庄子的小故事,分析并提炼庄子的主要思想,并作简要评价。2、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读通全文,读准字音、读懂句意。请对不理解的句子作标记。导入:“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倒,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饭吃,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著名学者南怀瑾苏轼他从人生的得意走向失意,是谁安慰了他疲惫的心灵?陶渊明从官场走向田园,是谁给予了他选择的勇气?为什么历史上很多人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的气概,除了他们对信念的坚持,也许从庄周这儿我们能得到一点答案。庄

3、子及庄子的思想点拨补充。庄子(公元前369-286,战国中后期),名周,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主要思想:“天道无为”(顺应自然、不刻意、率性而为)——逍遥、齐物(相对论)他对生活的态度是:知其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一切顺应自然,寻求精神的解脱。他对政治的态度是:主张无为(自然而然)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开宗不解‘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南华》指《南华经》,是《庄子》一书的别称,共33篇,内篇7、外篇15;杂篇11。内篇大体上是庄子自撰,其他可能是庄周门人和后学所作。庄子散文的一

4、大特点:想象奇特,意境开阔。用鲁迅的话来说,就是"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而《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最能代表庄子的哲学思想,又能体现其散文的风格与成就。1、什么是逍遥?2、怎样才能逍遥?3、为什么要逍遥?一、指导学生诵读,诵读时,针对不同描述对象,应读出不同情感(分段朗读、然后齐读)。诵读大鹏怒飞一层,要读出气势和力量;读“蜩与学鸠”一层,要读出其渺小;读“小年与大年”一层,要读出鲜明的对比;读“汤之问棘”一段,要读出对鲲鹏的赞美,读出对斥鴳渺小、短视的蔑视。第三段举例论证,对“知效一官……而征一国”,读时要带不屑

5、一顾的态度;对宋荣子、列子,要有赞美之情,又要强调他们“犹有未树”“犹有所待”。结尾“故曰”一句是结论,要读得十分肯定。注意下列红色字的注音北冥()鲲鹏()抟()迁徙()坳堂()草芥()夭阏()蜩蝉()舂粮()míngkūntuánxǐāojièè蟪蛄()大椿()斥鴳()泠然()万仞()蓬蒿()数数然()恶乎待哉()决起()chōnghuìgūchūnchìyànlíngrènhāotiáoshuòwūxuè二、第一段1、理解预习时标出的不懂的句子2、教师拣出重点实词、虚词,提问。3、请学生翻译第一段4、分析——提问、点拨、讨论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6、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译文: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称叫鲲。鲲的大,不知道它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称叫鹏。鹏的背,不知道它有几千里。奋起而飞,它的翅膀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理解:描述鲲鹏的形象——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译文: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将迁往南方。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

7、齐谐》是记载怪异的.《齐谐》中的话说:“当鹏迁往南海时,振翅拍水,水浪远达几千里。它乘着旋风环旋而上几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山野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理解:鹏鸟、“野马”、“尘埃”,世间万物无论大小都有所凭借。天之苍苍,其正色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译文:天色深蓝是它的真正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从高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理解:大鹏虽然飞到了九万里的高空,但它和在地上的人一样,都要受到限制,不能真正认识天,它也是不自由的。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

8、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