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强化训练:专题九 戊戌变法含解析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强化训练:专题九 戊戌变法含解析

ID:43244663

大小:4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28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强化训练:专题九 戊戌变法含解析_第1页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强化训练:专题九 戊戌变法含解析_第2页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强化训练:专题九 戊戌变法含解析_第3页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强化训练:专题九 戊戌变法含解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福建)强化训练:专题九 戊戌变法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九戊戌变法强化训练(A)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材料二an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谭嗣同《仁学》材料三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不可独任,要贵以人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吴汝纶《天演论•序》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描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有何特点。(2)依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冇何异同

2、。(3)康冇为、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活动冇何影响?解析:康有为、谭嗣同、严复在维新思想宣传中,都反对封建制度,主张变法维新,但在政治主张上各有侧重,宣传方式有所不同。解题时注意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参考答案:(1)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主张。(2)相同点: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张维新变法。不同点: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3)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维新变法新

3、局面逐渐形成。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康有为)说一个国家只要能立宪,皇帝有无是无关紧要的。当时英国有皇帝,德国、日本、意大利也都有皇帝,我们不必定要革命废皇帝,我们尽可一意推行宪法,让满洲人仍做皇帝也要得……康有为实在没有看清楚,他以为只要光绪皇帝听他话,变法就变得成,这是他的大错误。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二救亡、革新与革命是近代中国三大急迫而突岀的课题,救亡与革新曾激扬起历史的波涛,而启蒙之激发理性,启迪民智,反对迷信,反对愚昧,改造几千年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一切变革与革命的前提。——马洪林《戊戌维新的历史思考》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

4、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及其提出的丿力史背景。钱穆认为康有为认识的不足之处是什么?(2)从材料二的观点出发,说明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参考答案:(i)主张:君主立宪。背景:中n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不足之处: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没有认识到封建势力的强大。(2)促成民族觉醒,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定国是诏》材料二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

5、、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康有为《上清帝第四书》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冇何相同之处?(2)根据材料屮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解析:第⑴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博采西学杠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并结合康有为的思想回答。第(2)问可结合两人主张变法的不同目的回答。参考答案:(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

6、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1•阅读下列材料,冋答问题。材料一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也影响了居统治地位的士大夫,不过他们是被迫倾向于改良而非倾向于革命。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二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材料二有人指岀:康有为是“变法第一人杯戊戌变法核心人物和维新运动的领袖也有人认为:“一般历史学者……往往受制于改革或革命观点偏见,致使康在百日维新中的影响及康与光绪之间关系都有不同程度的夸张,过高评价了康有为。”⑴材料一中

7、“他们”面临的“中国的这一危险形势"指什么?请举一例说明“他们”是如何“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的?(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评价历史人物?试从社会文明演进的角度评价康有为在这一时期的活动。参考答案:(1)形势:屮日叩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屮国的狂潮,屮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屮国的民族民主意识高涨,掀起救亡图存的高潮,危及士大夫的既得利益。说明: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2)方法:一分为二、辩证的发展的观点,一要看历史人物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二要看

8、他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评价:康有为这一时期的活动,使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